[发明专利]肟酯化合物以及含有该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04665.9 | 申请日: | 2012-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圣;大石武雄;君岛孝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迪科 |
| 主分类号: | C07C323/47 | 分类号: | C07C323/47;C07C323/62;G02B5/20;G03F7/031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白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下述通式(1)表示的肟酯化合物。式中,R1~R4表示OR11、COOR11等,R11表示氢原子、C1~20的烷基、C6~30的芳基、C7~30的芳烷基或C2~20的杂环基,这些基团的氢原子还可以被-CR21=CR22R23、-CO-CR21=CR22R23、-O-CO-CR21=CR22R23等取代(R21~R23与R11相同);X表示硫原子、NR33(R33为氢原子、C1~20的烷基等)等;a表示0~4的整数;b表示1~5的整数,R4中的至少一个是具有-CR21=CR22R23、-CO-CR21=CR22R23、-O-CO-CR21=CR22R23等的基团。 |
||
| 搜索关键词: | 酯化 以及 含有 化合物 聚合 引发 | ||
【主权项】:
1.一种肟酯化合物,其由下述通式(1)表示,
式(1)中,R1、R2、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R11、OR11、COOR11、SR11、SO2R11、CONR12R13或CN,R11、R12和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该取代基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基,R11、R12和R13所表示的取代基的氢原子还可以进一步被OR21、COR21、SR21、NR22R23、CONR22R23、-NR22-OR23、-NR22CO-OCOR23、-C(=N-OR21)-R22、-C(=N-OCOR21)-R22、CN、卤原子、-COOR21、-CR21=CR22R23、-CO-CR21=CR22R23、-O-CO-CR21=CR22R23、-N=C=O或环氧基取代,R21、R22和R2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该取代基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基,R21、R22和R23所表示的取代基的氢原子还可以进一步被CN、卤原子、羟基或羧基取代,R11、R12、R13、R21、R22和R23所表示的取代基的亚烷基部分可以被-O-、-S-、-COO-、-OCO-、-NR24-、-NR24COO-、-OCONR24-、-SCO-、-COS-、-OCS-或-CSO-中断1~5次,R24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或碳原子数为2~20的杂环基,R11、R12、R13、R21、R22和R23所表示的取代基的烷基部分可以具有分支侧链,也可以是环状烷基,另外,R12与R13以及R22与R23也可以分别一起形成环,X表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R31R32、CO、NR33或PR34,R31、R32、R33和R3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该取代基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3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R31、R32、R33和R34所表示的取代基的烷基部分可以具有分支侧链、也可以为环状烷基,R31、R32、R33和R34所表示的取代基的烷基末端也可以是不饱和键,R31、R32、R33和R34也可以分别独立地与邻接的任何一个苯环一起形成环,a表示0~4的整数,b表示1~5的整数,R4中的至少一个是具有-CR21=CR22R23、-CO-CR21=CR22R23、-O-CO-CR21=CR22R23、-N=C=O或环氧基的基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迪科,未经株式会社艾迪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046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