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风蚀风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6859.0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姬亚芹;吴丽萍;王嘉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包括风洞洞体及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风洞洞体由进气段、动力段、过渡段、转角段、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和尾部扩散段组成,稳定段上壁板末段和实验段上壁板前端轴线处各设置一个皮托管,动力段内设有风扇、电动机、后整流罩和电机支座,实验段由七个筒体构成,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包括微压差变送器、数据采集卡、单极性可调精密直流稳压电源、工控机、不间断电源和变频器,稳定段和实验段的皮托管通过空心软管连接至微压差变送器输入端,微压差变送器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数据采集卡、工控机串联连接。变频器通过导线与动力段内的电动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自然风,提供稳定可靠的连续可控风速,静压分布均匀,已满足了风洞设计的要求,可用于室内外进行土壤风蚀实验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移动式 风蚀 风洞 | ||
【主权项】:
一种多功能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洞洞体及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风洞洞体由进气段、动力段、过渡段、转角段、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和尾部扩散段组成,其中进气段、动力段和过渡段为倾斜设置部分,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和尾部扩散段为水平设置部分,通过转角段实现前后连接,进气段与动力段通过法兰连接并设有密封橡胶垫,动力段与过渡段采用柔性连接,过渡段、转角段、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和尾部扩散段之间的连接处均为矩形截面并采用卷边结构,连接处通过螺栓连接并设有密封橡胶垫,稳定段上壁板末段和实验段上壁板前端轴线处各设置一个皮托管;所述进气段设有双扭线形喇叭型进气唇口的圆型筒体,筒体内固定有安全网、前整流罩和预扭导流片,安全网为圆形普通2目不锈钢铁丝网,置于前整流罩前端并通过进气段壁面的挂钩固定,前整流罩为半椭球体形,预扭导流片为等宽圆弧翼型;所述动力段为圆形筒体,筒体外设有两道用于加固的环筋和支架,筒体内固定有风扇、电动机、后整流罩和电机支座,风扇与电动机连接,后整流罩为一段光滑函数曲线的旋成体,尾部尖端处为半球面;所述过渡段为天圆地方型喇叭体,一端为圆形截面并与动力段连接,另一端为矩形截面,过渡段上、下面为梯形平面,两侧为曲面;所述转角段为矩形弯管,弯管一端开口截面垂直于地面并与稳定段连接,另一端开口截面为倾斜面并与过渡段连接,弯管内固定有转角导流片和横隔板;所述稳定段为矩形筒体,筒体内固定有蜂窝器和阻尼网;所述收缩段(6)为轴向对称的不规则矩形筒体,进气端和出气端均为矩形截面,收缩段(6)的上、下面为矩形平面,两侧为曲面;所述实验段由与地面平行的七个轴对称梯形连接筒体构成,包括4个模拟区段筒体、2个实验区段筒体和1个测试区段筒体,实验段筒体截面为正方形,整个实验段两侧边的扩散角为0.2‑0.8°,两个实验区段筒体的底板为可拆卸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七个筒体的侧面分别设有玻璃观察窗,顶部开有3‑7个检修口;所述尾部扩散段为与地面平行的轴对称梯形筒体,进气端和出气端均为矩形截面,尾部扩散段的上、下面为轴对称梯形平面,两侧为矩形平面;所述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包括微压差变送器、数据采集卡、单极性可调精密直流稳压电源、工控机、不间断电源和变频器,稳定段和实验段的皮托管通过空心软管连接至微压差变送器输入端,微压差变送器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数据采集卡、工控机串联连接,变频器通过导线与动力段内的电动机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0568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