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硅断裂强度的在线测试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0457.7 | 申请日: | 201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4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华;张卫青;周再发;刘海韵;蒋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晶硅断裂强度的在线测试结构,包括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第三测试单元和绝缘衬底,所述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和第三测试单元设置在绝缘衬底上;对测试结构进行简单的电流激励并测量相关电阻,将测量得到的相关电阻值代入计算公式,利用多个计算方程消去热膨胀系数,最终得到多晶硅的断裂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过程简单,测试设备要求低,测试结构的加工过程与微机电器件MEMS同步,没有特殊加工要求,符合在线测试的要求,计算方法仅限于简单数学方程,测试与计算过程稳定,输出结果可靠。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断裂强度 在线 测试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多晶硅断裂强度的在线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第三测试单元和绝缘衬底,所述第一测试单元、第二测试单元和第三测试单元设置在绝缘衬底上;所述第一测试单元包括第一对固定锚区(C‑C)、第一独立锚区(D)、第一多晶硅接触块(101)、第一多晶硅指针(102)和第一多晶硅膨胀条(103),其中:第一对固定锚区(C‑C)和第一独立锚区(D)分别固定在绝缘衬底上,第一多晶硅膨胀条(1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对固定锚区(C‑C)上,第一多晶硅指针(10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多晶硅膨胀条(103)中间,另一端悬空,第一多晶硅接触块(101)位于第一多晶硅指针(102)的悬空端且固定在第一独立锚区(D)上,第一多晶硅接触块(101)、第一多晶硅指针(102)和第一多晶硅膨胀条(103)分别悬空;第二测试单元包括第二对固定锚区(E‑E)、第二独立锚区(F)、第二多晶硅接触块(201)、第二多晶硅指针(202)和第二多晶硅膨胀条(203),其中:第二对固定锚区(E‑E)和第二独立锚区(F)分别固定在绝缘衬底上,第二多晶硅膨胀条(2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对固定锚区(E‑E)上,第二多晶硅指针(20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多晶硅膨胀条(203)中间,另一端悬空,第二多晶硅接触块(201)位于第二多晶硅指针(202)的悬空端且固定在第二独立锚区(F)上,第二多晶硅接触块(201)、第二多晶硅指针(202)和第二多晶硅膨胀条(203)分别悬空,第一多晶硅指针(102)比第二多晶硅指针(202)短;第三测试单元包括第三对固定锚区(G‑G)、第三独立锚区(H)、多晶硅驱动梁(301)和多晶硅断裂条(302);其中:第三对固定锚区(G‑G)和第三独立锚区(H)分别固定在绝缘衬底上,多晶硅驱动梁(3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对固定锚区(G‑G)上,多晶硅断裂条(302)的一端固定在多晶硅驱动梁(301)的中间,另一端固定在第三独立锚区(H),多晶硅驱动梁(301)和多晶硅断裂条(302)分别悬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01045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