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速机构以及具备该减速机构的马达旋转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0343.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宅野博;铃木邦彦;野村启太;小林恒;小野崎彻;田上将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减速机构以及具备该减速机构的马达旋转力传递装置。在该减速传递机构中,在与第二轴线和第四轴线(自转力施加部件的中心轴线)正交的线上、在输入部件(外齿轮)的齿顶与自转力施加部件(内齿轮)的齿底抵接的状态下,在滚珠轴承具有外圈和内圈,并且外圈在马达轴的径向上保持间隙地与中心孔嵌合、内圈偏心部在马达轴的径向上保持间隙地与嵌合的情况下,将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尺寸设定为将滚珠轴承的外径与中心孔的内径之间的直径差、滚珠轴承的内径与偏心部的外径之间的直径差、以及滚珠轴承的内部间隙的运转间隙相加后得到的尺寸的一半以下的尺寸。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机构 以及 具备 马达 旋转 传递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减速机构,具备:旋转轴,其具有偏心部,该偏心部绕第一轴线旋转,并以从所述第一轴线偏心的第二轴线为中心轴线;输入部件,其由外齿轮构成,该外齿轮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围,具有以第三轴线为中心轴线的中心孔、和绕所述第三轴线以等间隔并排排列的多个贯通孔,并且在所述中心孔的内周面与所述偏心部的外周面之间夹装轴承,该外齿轮具有以所述第三轴线为中心轴线的节圆;自转力施加部件,其由内齿轮构成,该内齿轮与所述输入部件啮合,具有比所述外齿轮的齿数多的齿数,并且具有以第四轴线为中心轴线的节圆;以及输出部件,其接受由所述自转力施加部件施加于所述输入部件的自转力并将该自转力输出,且插通多个所述贯通孔,所述减速机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具有外圈和内圈,并且所述外圈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保持间隙地与所述中心孔嵌合、所述内圈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保持间隙地与所述偏心部嵌合的情况下,在以下任意状态下,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将所述轴承的外径与所述中心孔的内径之间的直径差、所述轴承的内径与所述偏心部的外径之间的直径差、以及所述轴承的内部间隙的运转间隙相加所得到的尺寸的一半以下的尺寸,所述任意状态包括:在与所述第二轴线以及所述第四轴线正交的线上,所述外齿轮的齿顶与所述内齿轮的齿底抵接的状态、在与所述第二轴线以及所述第四轴线正交的线上,所述外齿轮的齿底与所述内齿轮的齿顶抵接的状态、在与所述第二轴线以及所述第四轴线正交的线上,所述外齿轮的外齿嵌合于所述内齿轮的多个内齿中相互相邻的两个内齿之间,并且所述外齿的圆周方向的一侧的扭矩授受面与两个所述内齿中的一个内齿的扭矩授受面抵接,并且所述外齿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侧的扭矩授受面与两个所述内齿中的另一个内齿的扭矩授受面抵接的状态、以及在与所述第二轴线以及所述第四轴线正交的线上,所述内齿轮的内齿嵌合于所述外齿轮的多个外齿中相互相邻的两个外齿之间,并且所述内齿的圆周方向的一侧的扭矩授受面与两个所述外齿中的一个外齿的 扭矩授受面抵接,并且所述内齿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侧的扭矩授受面与两个所述外齿中的另一个外齿的扭矩授受面抵接的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8034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液晶结构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乳化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