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煅后焦换热器在线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9094.5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启;刘瑞祥;王佐峰;于如军;高振强;郑斌;王佐任;王磊;陈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温煅后焦换热器在线试验系统,属于固体高温物料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温煅后焦余热利用汽水循环系统上连接汽水参数测试系统和物料温度测试系统,所述汽水参数测试系统包括第一热电阻(8)、第二热电阻(42)、超声波流量计(18)、两相流流量计(29)和视镜(34),在第三调节阀(16)与外换热器(4)之间的外换热器进水管(9)上设有第一热电阻(8)和超声波传感器(11),在第四调节阀(17)与内换热器(7)之间的内换热器进水管(10)上设有第一热电阻(8)和超声波传感器(11),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27)与超声波流量计(18)相连。能够在罐式煅烧炉上对高温煅后焦专用换热器进行综合性能试验和测试。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煅后焦 换热器 在线 试验 系统 | ||
【主权项】:
高温煅后焦换热器在线试验系统,包括高温煅后焦余热利用汽水循环系统,所述高温煅后焦余热利用汽水循环系统包括设有压力表(28)的集汽包(26)、下降管路、上升管路、由外换热器(4)和内换热器(7)组成的换热器,其中下降管路的下降总管(19)的一端与集汽包(26)连通,另一端与外换热器进水管(9)和内换热器进水管(10)分别连通,外换热器进水管(9)与外换热器(4)连通并设有第三调节阀(16),内换热器进水管(10)与内换热器(7)连通并设有第四调节阀(17),外换热器(4)由下法兰板(45)、环形下集箱(46)、外换热管(47)、外换热管翅片(48)、导热挡板(49)、上法兰板(52)和环形上集箱(53)组成,内换热器(7)由内下集箱(57)、内换热管(58)、内换热管翅片(59)和内上集箱(61)组成,上升管路包括外换热器上升总管(22)和内换热器上升总管(24),外换热器上升总管(22)的上端与集汽包(26)连通,下端与外换热器(4)连通,外换热器上升总管(22)上设有第一闸阀(20),内换热器上升总管(24)的上端与集汽包(26)连通,下端与内换热器(7)连通,内换热器上升总管(24)上设有第五闸阀(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温煅后焦余热利用汽水循环系统上连接汽水参数测试系统和物料温度测试系统,所述汽水参数测试系统包括第一热电阻(8)、第二热电阻(42)、超声波流量计(18)、两相流流量计(29)和视镜(34),在第三调节阀(16)与外换热器(4)之间的外换热器进水管(9)以及第四调节阀(17)与内换热器(7)之间的内换热器进水管(10)上均设有第一热电阻(8)和超声波传感器(11),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27)与超声波流量计(18)相连;在靠近外换热器(4)出口的外换热器上升总管(22)以及靠近内换热器(7)出口的内换热器上升总管(24)上均设有第二热电阻(42),外换热器上升总管(22)上增设第一旁通管(33),第一旁通管(33)的两端与第一闸阀(20)前、后的外换热器上升总管(22)分别连通,在第一旁通管(33)上沿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二闸阀(36)、视镜(34)、第三闸阀(41)、两相流流量计(29)和第四闸阀(23);内换热器上升总管(24)上增设第二旁通管(32),第二旁通管(2)的两端与第五闸阀(30)前、后的内换热器上升总管(24)分别连通,在第二旁通管(32)上沿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六闸阀(35)、视镜(34)、第七闸阀(31)、两相流流量计(29)和第八闸阀(25),上述压力表(28)、第一热电阻(8)、第二热电阻(42)、超声波流量计(18)和两相流流量计(29)均通过信号线(27)与数据采集器(21)相连;所述物料温度测试系统包括第一热电偶(5)、第二热电偶(6)和第三热电偶(44),在外换热器(4)的下法兰板(45)、上法兰板(52)和导热挡板(49)上分别布置一个第二热电偶(6)、一个第三热电偶(44)和多个第一热电偶(5),其中第二热电偶(6)的传感器端插入下法兰板(45)上的孔内并探入到外换热器(4)的物料流动通道内,第三热电偶(44)的传感器端插入上法兰板(52)上的缝隙内并探入到外换热器(4)的物料流动通道内,多根上下均匀分布的第一热电偶(5)的传感器端插入导热挡板(49)上的孔内并探入到外换热器(4)的物料流动通道内,上述第一热电偶(5)、第二热电偶(6)和第三热电偶(44)均通过信号线(27)与数据采集器(21)相连; 在所述高温煅后焦余热利用汽水循环系统上增设壁面温度测试系统,壁面温度测试系统包括第四热电偶(50)、第五热电偶(51)、第六热电偶(54)、第七热电偶(55)、第八热电偶(56)、第九热电偶(60)、第十热电偶(62)、第十一热电偶(63)和第十二热电偶(64),在外换热器(4)的导热挡板(49)上,上下均匀布置多个第五热电偶(51),在所述的导热挡板(49)与外换热管(47)的交界处上下均匀布置多个第四热电偶(50),第四热电偶(50)和第五热电偶(51)的偶丝分别焊接在所述的导热挡板(49)上;在所述的外换热管(47)的外换热管翅片(48)的边缘和根部分别布置多个第六热电偶(54)和第七热电偶(55),第六热电偶(54)和第七热电偶(55)的偶丝分别焊接在外换热管翅片(48)上;在内换热器(7)内下集箱(57)的两端底部分别布置一个第八热电偶(56),在内换热器(7)内上集箱(61)的两端顶部分别布置一个第九热电偶(60),第八热电偶(56)和第九热电偶(60)的偶丝分别焊接在内下集箱(57)和内上集箱(61)上;在内换热管(58)的内换热管翅片(59)的边缘和根部分别布置多个第十热电偶(62)和第十一热电偶(63),第十热电偶(62)和第十一热电偶(63)的偶丝分别焊接在内换热管翅片(59)上,在所述的内换热管(58)外表面上布置多个第十二热电偶(64),第四热电偶(50)、第五热电偶(51)、第六热电偶(54)、第七热电偶(55)、第八热电偶(56)、第九热电偶(60)、第十热电偶(62)、第十一热电偶(63)和第十二热电偶(64)均通过信号线(27)与数据采集器(21)相连; 在所述汽水参数测试系统一侧增设强制冷却供水系统,强制冷却供水系统包括水箱(1)、水泵(2)、供水总管(3)、外换热器供水支管(14)、内换热器供水支管(15)、外换热器回水支管(39)、内换热器回水支管(37)和回水总管(43),其中水泵(2)的一端与水箱(1)连通,另一端与供水总管(3)的一端连通,供水总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外换热器供水支管(14)和内换热器供水支管(15)的一端连通,外换热器供水支管(14)的另一端与位于第三调节阀(16)和超声波传感器(11)之间的外换热器进水管(9)连通,在外换热器供水支管(14)上设有第一调节阀(12),内换热器供水支管(15)的另一端与位于第四调节阀(17)和超声波传感器(11)之间的内换热器进水管(10)连通,在内换热器供水支管(15)上设有第二调节阀(13);回水总管(43)的一端与水箱(1)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外换热器回水支管(39)和内换热器回水支管(37)的一端分别连通,外换热器回水支管(39)的另一端与位于视镜(34)和第三闸阀(41)之间的第一旁通管(33)连通,在外换热器回水支管(39)上设有第十闸阀(40),内换热器回水支管(37)的另一端与位于视镜(34)和第七闸阀(31)之间的第二旁通管(32)连通,在内换热器回水支管(37)上设有第九闸阀(3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6909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