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5885.2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俞红梅;赵云;王光阜;邵志刚;衣宝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9/42 | 分类号: | C08J9/42;C08J7/12;C08J5/22;C08L23/06;C08L23/12;D06M14/00;B32B27/08;B32B27/32;B32B27/36;B32B27/12;B01J41/14;H01M2/16;H01M8/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复合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孔性薄膜浸入氯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含氟类甲基丙烯酸酯类和引发剂溶液中,经过热引发聚合成膜聚物,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胺化制备成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制备出的膜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率和优良的稳定性,在碱性燃料电池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阴离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80~99.9重量份氯甲基苯乙烯、0.1~15重量份二乙烯基苯、0.1~20含氟类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0.1~20重量份引发剂混合;含氟类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分子结构如下:
其中n=1-9;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叔丁基过氧化氢、二叔戊基过氧化物、过氧化环己烷、或(2-乙基己酸)过氧化叔丁酯中的一种或2种以上;(2)将上述混合溶液滴加在多孔性薄膜上面,去除其表面多余的液体;选用的多孔性薄膜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无纺布等(NWC),其孔径0.01~0.3μm,厚度
孔隙率30%-70%;(3)热聚合成膜:将浸渍入聚合单体的多孔性薄膜表面附上聚酯片,置于两平板之间,然后再进行热压聚合,使聚合单体在多孔性薄膜中聚合成交联高聚物;聚合温度50°C~120°C,聚合时间10min~10h,压强0.2-0.8MPa;(4)胺化:将上述得到的复合膜从玻璃板表面剥离,然后用胺的水溶液浸渍24-96h,取出用去离子漂洗干净,再置于0.5-1M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处理24-48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5588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爆米花机
- 下一篇:一种茶叶自动连续发酵机供温供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