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可设计的抗高能和二次冲击的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3929.1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成来飞;范尚武;张立同;李良军;刘小瀛;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0;B32B15/04;B32B18/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可设计的抗高能和二次冲击的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难熔金属和硬质陶瓷热压连接成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不同层的陶瓷基片的厚度可根据抗冲击性能要求进行设计,厚度越厚抗冲击能力越强,但重量增加。金属层起到粘接作用,使陶瓷层受到冲击后具有“裂而不碎”的功能,可实现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抵抗二次冲击的能力;同时金属层具有良好的韧性,可阻碍裂纹的扩展,受到冲击时可产生大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冲击能,提高材料的抗冲击能力。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中金属与陶瓷的界面可通过调整连接工艺(连接温度、压力和时间)来控制,界面结合强,则二次抗冲击能力强。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设计 高能 二次 冲击 金属 陶瓷 层状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结构可设计的抗高能和二次冲击的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需要将陶瓷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不同厚度的陶瓷基片,再对其进行抛光、清洗和烘干处理;步骤2:将金属箔或金属板切割成与步骤1加工的陶瓷基片相吻合的形状;步骤3:以金属箔或金属板将多个陶瓷基片间隔叠层设置得到需要的层数和厚度,得到预制体,然后置于石墨模具中;步骤4:将石墨模具置于热压炉中,将热压炉抽真空使其低于3.0×10‑3Pa时开始升温;升温时沿预制体的叠层方向向预制体内施加5~10MPa的压力;当热压炉的温度由室温升至1600~1900℃时开始保温,保温时间为0.5~2h;然后卸去施加在预制体的压力,并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所述升温速率与降温速率为5~2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3392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