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制砂颗粒形状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0463.7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雄;颜从进;唐静;严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砂颗粒形状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图像获取;2)图像预处理;3)图像二维特征参数提取与计算;4)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测量;5)图像三维特征参数提取与计算。该方法具有方便、快速;评价结果精确、客观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制 颗粒 形状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机制砂颗粒形状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图像获取 将机制砂颗粒以彼此互不粘接且平稳的方式放置在玻璃板上,然后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拍摄时不能抖动以保证照片的质量; 2)图像预处理 用MATLAB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对照片进行预处理,依次主要包括图像灰度化、直方图均衡化、中值滤波、图像二值化4种预处理方式; 3)图像二维特征参数提取与计算 主要包括:统计机制砂颗粒照片上的颗粒数,用NR1表示;粒径G;圆度FF,其中圆度按照
计算,其他参数直接测得;式中: A——机制砂颗粒面积 P——机制砂颗粒周长; 4)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测量 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都按《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进行测试,测得的结果分别用ρ、ρ1表示; 5)图像三维特征参数提取与计算 机制砂颗粒的三维特征参数包括:厚度、体积、长、宽度、质量、密度,其计算公式为: 厚度=系数×宽 体积=厚度×面积=系数×宽×面积 ![]()
![]()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6046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