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熔粘合粉点衬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6927.7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余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永生 |
| 主分类号: | D06Q1/12 | 分类号: | D06Q1/12;D03D15/00;D06B21/00;D06B1/02;D06B3/10;D06B15/00;D06P3/52;D06P1/44;D06P1/6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熔粘合粉点衬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底布织造:采用100%的DTY作为原料经织造,形成衬布底布;B)对衬布底布进行发卷缝头处理;C)对衬布底布进行松弛水洗;D)对衬布底布进行高温高压溢流染色;E)将衬布底布经十个烘房烘干;F)整理:将衬布底布以整理配方并经十个烘房完成整理过程;G)粉点涂层:将衬布胚布经过雕刻辊和油热辊完成粉点涂层;H)质检打包。本发明不仅避免了衬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色花、色渍、色泽不符等问题,而且有效增加了衬布的柔软度和平整度,提高了衬布的品质,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粉点衬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热熔粘合粉点衬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底布织造:采用100%涤纶丝DTY作为原料,经纱为110dtex/48F,纬纱为84dtex/36F,经纱和纬纱密度分别为205根/10厘米和158根/10厘米,经纱和纬纱经自动喷气机进行织造,形成低弹布基布;B)发卷缝头:对衬布底布进行发卷缝头处理,并在每800~1000m处做一个大结;C)松弛水洗:对衬布底布以25~35m/min的进布速度进行水洗;D)高温高压溢流染色:将经过C)步骤的衬布底布置于导布辊上,导布辊以150转/分钟的转速运转,采用喷嘴对衬布底布进行溢流染色,所述喷嘴的压力为0.3~0.5kg/cm2,所采用的工作液为:0.4g/l的染色酸、0.25g/l的消泡剂、1.25g/l的匀染剂、占胚布重量为0.9%的黑色染料、占胚布重量为0.18%的蓝色染料和占胚布重量为0.009%的红色染料,所述染色酸、消泡剂、匀染剂和染料先由软水调和,然后对溢流染色之后的衬布底布进行至少两次水洗;E)烘干:对完成D)步骤的衬布底布进行一浸一轧,所用轧车压力为2~3kg/cm2,车速为50~60m/min,衬布底布以超喂6%~10%依次进入十个烘房完成烘干,前五个烘房的温度均为130~140℃,后五个烘房的温度均为150~160℃,然后将衬布底布以106~108cm的门幅落布;F)整理:对经过E)步骤的衬布底布进行一浸一轧,所用轧车压力为2~3kg/cm2,一浸一轧中所采用的整理液为:15g/l的抗静电剂、20g/l的第一柔软剂和10g/l的第二柔软剂;然后以45~55m/min的进布速度依次经过十个烘房,第一个烘房和第二个烘房的温度均设置为150~170℃,第三个烘房和第四个烘房的温度均设置为160~180℃,第五个烘房和第六个烘房的温度均设置为170~180℃,第七个烘房、第八个烘房、第九个烘房和第十个烘房 的温度均设置为180~190℃,最后以123~124cm的门幅落布,形成衬布胚布;G)粉点涂层:对完成F)步骤的衬布胚布以12~15m/min的进布速度分别进入雕刻辊和油热辊进行粉点涂层,所述雕刻辊的目数采用17目,所述雕刻辊的温度为60~70℃,所述油热辊的数量为3个,第一油热辊的温度为140~150℃,第二油热辊的温度为196~198℃,第三油热辊的温度为195~197℃,3个油热辊的压力均为0.3~0.4mpa,所述粉点涂层中,采用热熔胶进行粉点涂层,所述热熔胶采用三元共聚酰胺,三元共聚酰胺的粗细规格为1~160μ,三元共聚酰胺中添加有硬酯酸镁,硬酯酸镁与三元共聚酰胺的质量比例为2:1000,所述热熔胶的涂敷量为13~15g/m2,成品门幅为122~124cm;H)质检打包:以每卷100m的标准打包,形成热熔粘合粉点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永生,未经余永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569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