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的规模化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7480.9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茂发;尚小丽;黄丽;白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将虫源和收集到的茶叶放入产茶室中进行饲养;第二、待有紫斑谷螟成虫羽化出后,将成虫捕获并放入保种室中,进行保种饲养;第三、保种喂养后,移到产茶室中进行产茶饲养;第四、产茶饲养过程中,一旦产茶室有紫斑谷螟成虫出现则重复上述第二步;第五、在幼虫成长的旺盛时期,将保种室和产茶室抽屉内一半放入含有虫源的半成品,一半放入湿润的饲料白茶,约饲养一周后,将之前放入的虫茶半成品取出过筛即可;产茶室内每当成虫大规模羽化结束后,便可收取虫茶;本发明大幅提高紫斑谷螟各虫态的存活率和发育速率,达到规模化繁殖的目的,进而有效提高虫茶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产虫茶 昆虫 紫斑 规模化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产虫茶昆虫紫斑谷螟的规模化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分别建立不同的保种室和产茶室,将虫源和收集到的茶叶放入产茶室中进行饲养;第二、待有紫斑谷螟成虫羽化出后,用捕虫网将成虫捕获并放入保种室中,使其在其间交尾、产卵、孵化以进行保种饲养;第三、保种喂养后,将保种室盛有保种虫源的抽屉或其内的虫茶半成品直接移入到产茶室中进行产茶饲养;第四、产茶饲养过程中,一旦产茶室有紫斑谷螟成虫出现则重复上述第二步,用捕虫网将其捕获,放入保种室中进行保种饲养,并由此之后依次继续循环重复第三、四、二步骤,从而进行虫茶生产和虫源保种等工作;第五、在幼虫成长的旺盛时期,将保种室和产茶室抽屉内一半放入含有虫源的半成品,一半放入湿润的饲料白茶,饲养一周后,将之前放入的虫茶半成品取出过筛即可;产茶室内每当成虫大规模羽化结束后,便可收取虫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374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