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0650.4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2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余国忠;赵承美;李清飞;翟慧敏;郜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饮用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的方法,包括混凝和活性炭吸附两个过程。本发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微污染水源水进入混合设备中,向混合设备内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剂,快速的搅拌至原水和混凝剂充分混合,随后一起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出水后进入活性炭吸附滤池,即可去除大部分的微污染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氮。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溶解性有机氮难以在常规的饮用水厂处理工艺得到去除、易与消毒剂反应生成大量的致癌含氮消毒副产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药品,极大地减少了资金投入,该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省时省力,大幅消减了致癌含氮消毒副产物在饮用水厂内的生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污染 水源 水中 溶解性 有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为:(1)将微污染水源水进入混合设备,投加混凝剂0~10mgAl·L‑1,混合时速度梯度G保持在500~1000s‑1,混合时间10~30s;(2)微污染水源水在经过混合设备絮凝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时间为15~30min;(3)经沉淀后的微污染水源水以8~12m·h‑1流速流过活性炭吸附滤池,停留时间10~20min,经过上述过程的处理后,微污染水源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含量降低70~8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1065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