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非对称板形缺陷的工作辊差动弯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847.9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权;王军生;张岩;秦大伟;宋君;侯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冷轧带钢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非对称板形缺陷的工作辊差动弯辊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工作辊两侧弯辊力进行差动调节,弯辊力差值使辊缝形状发生非对称变化抵消非对称板形缺陷,主要包括工作辊差动弯辊的实现步骤和工作辊差动弯辊功效系数初始值的确定步骤,根据FS、ΔF和实际板形值间的关系,就可计算出差动弯辊的功效系数Eff,此功效系数即为工作辊差动弯辊的初始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当非对称板形偏差分量较小时,可替代轧辊倾斜控制非对称板形缺陷,能明显消除轧辊倾斜调整过程中存在的稳态精度低、瞬间波动大等问题,采用工作辊差动弯辊可获得非常平稳的板形标准差分布和更小的平均板形标准差。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对称 缺陷 工作 差动 方法 | ||
【主权项】:
用于控制非对称板形缺陷的工作辊差动弯辊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工作辊两侧弯辊力进行差动调节,弯辊力差值使辊缝形状发生非对称变化抵消非对称板形缺陷,主要包括工作辊差动弯辊的实现步骤和工作辊差动弯辊功效系数初始值的确定步骤,其中:一)工作辊差动弯辊的实现步骤,将工作辊传动侧和操作侧的弯辊分开进行单独控制,其中FWD为传动侧工作辊弯辊力,FWO为操作侧工作辊弯辊力,则差动弯辊力为ΔF=FWD—FWO;取传动侧弯辊反馈值为FS+ΔF/2,操作侧弯辊反馈值为FS‑ΔF/2,实现对工作辊两侧弯辊力的差动调节,其中:FS为工作辊弯辊前馈设定值,ΔF/2为差动调节量;二)工作辊差动弯辊功效系数初始值的确定步骤,在差动弯辊力作用下,通过实测的方法确定工作辊差动弯辊的功效系数,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1)在板形闭环控制系统投入使用之前,选择三卷以上不同宽度的带钢用于功效系数的测定;2)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分别手动调整差动弯辊系统的设定值FS和差动调节量ΔF,用数据采集系统PDA记录差动弯辊系统设定值FS、差动调节量ΔF及相应的实测板形值;3)根据FS、ΔF和实际板形值间的关系,就可计算出差动弯辊的功效系数Eff,此功效系数即为工作辊差动弯辊的初始值; Eff = ΔY ( 1 ) ΔY ( 2 ) . . . ΔY ( n ) · 1 ΔF = eff ( 1 ) eff ( 2 ) . . . eff ( n ) 公式(1)公式(1)中,对应某一差动弯辊力ΔF,轧机辊缝在带钢宽度上的辊缝值要发生变化,将带钢沿宽度方向分割成n等分,则各分割单元的辊缝改变量为ΔY(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758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