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联子母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8349.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亭;刘广兵;李海龙;李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丽亭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4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马淑文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扇防盗门的互联子母锁,属于保安设备技术领域。现有的防盗门锁具多用于单开的防盗门,不具备互锁功能;采用钥匙开锁方式,安全性较差,锁具在停电状态下无法自动开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互联子母锁,该锁具适用于双侧对开的防盗门,由子锁及母锁组成,分别安装在两侧的门体上;锁体内装配有储能装置,并通过上下齿条控制互锁机构,实现了子锁与母锁互锁,大大提高了防盗门的安全性能;锁具设有两套独立的开启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具有自动锁闭、自动开启的功能,操作简单方便,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开启防盗门。 | ||
搜索关键词: | 子母 | ||
【主权项】:
一种互联子母锁,包括开启装置,开启装置由保险片(21)、活动臂(22)、凸轮(23)、开启电机(24)、止动臂上片(25)、止动臂下片(26)、电磁铁(27)组成;保险片(21)、活动臂(22)同轴装配在开启电机(24)上部锁体内壁的销轴上,并装有复位弹簧;止动臂上片(25)及止动臂下片(26)同轴装配在开启电机(24)侧部锁体内壁的销轴上,并装有复位弹簧;活动臂(22)上设有定位卡槽;保险片(21)末端设有槽口;止动臂上片(25)端部与活动臂(22)配合,并卡在保险片(21)末端的槽口内;止动臂下片(26)一侧的中部固定有M型拨片,并设有与止动臂上片(25)配合的拨片,另一侧相应位置的锁体内壁装有电磁铁(27);开启电机(24)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凸轮(23);凸轮(23)分别与保险片(21)、止动臂下片(26)的M型拨片端部配合,M型拨片中部与保险片(21)中部配合;其特征是:由子锁及母锁组成;子锁包括子锁锁体、执手、拨头(1)、方轴(2)、舌板(3)、锁闭杠杆(10);方轴(2)插装在子锁锁体上,方轴(2)的一端固定有执手,另一端固定有拨头(1);方轴(2)下方的锁体上装配有可滑动的舌板(3),舌板(3)一侧固定有可插入母锁锁体的锁舌;定位板(6)铰接在舌板(3)上,并安装有复位弹簧;子锁锁体内壁上固定有定位销(5),舌板(3)锁闭时定位销(5)与定位板(6)端部配合;子锁锁体的内壁安装有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C(4)及齿轮D(9);齿轮C(4)与舌板(3)上部的齿条部分啮合;齿轮D(9)与舌板(3)下部的齿条部分啮合,或分别与插装在子锁锁体内、并位于齿轮D(9)两侧的二根纵向齿条及舌板(3)下部的齿条部分啮合;锁闭杠杆(10)中部通过销轴铰接装配在舌板(3)下方的子锁锁体上,锁闭杠杆(10)下端装有锁闭滚轮(11);母锁包括母锁锁体、储能弹簧轴(13)、储能齿板(14)、齿轮A(18)、齿轮B(19)、上齿条(17)、下齿条(28)、锁闭齿条(29)、锁闭齿轮(30)、锁闭电机(31);母锁锁体内壁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组前支架(12)及后支架(20),每组前、后支架上均固定有一条储能弹簧轴(13);储能齿板(14)上设有前立板(15)及后立板,储能齿板(14)的前、后立板套装在储能弹簧轴(13)上,并与子锁锁体的锁舌位置相对应;储能弹簧轴(13)上套装有储能弹簧(16),储能弹簧(16)位于锁体的后支架(20)与储能齿板(14)的前立板(15)之间;母锁锁体内壁装配有相互啮合的齿轮A(18)及齿轮B(19);上齿条(17)及下齿条(28)分别纵向插装在母锁锁体内、并位于齿轮B(19)的两侧;齿轮A(18)与储能齿板(14)上部的齿条部分啮合;齿轮B(19)分别与储能齿板(14)下部的齿条部分及上齿条(17)、下齿条(28)啮合;储能齿板(14)设有定位片;开启装置安装在储能齿板(14)侧部的母锁锁体内壁,储能齿板(14)处于锁闭状态时,开启装置的活动臂(22)上的定位卡槽与储能齿板(14)的定位片相配合;储能齿板(14)下方的母锁锁体上,装配有可滑动的锁闭齿条(29)及锁闭电机(31),锁闭齿条(29)与子锁的锁闭滚轮(11)相对应;锁闭电机(31)动力输出轴上的锁闭齿轮(30)与锁闭齿条(29)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丽亭,未经刘丽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6834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