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养鸭育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6300.6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900 重庆市秀山土家***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生态养鸭育稻方法,属于养殖与种植技术,将雏鸭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放入稻田,直到水稻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体系,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同时鸭的粪便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据测算,一只鸭子在稻田共生活45-50天,排出鸭粪10公斤左右,每100只鸭子等于施入鸭粪1000公斤,折合有效氮5kg、有效磷7.5kg、有效钾3.1kg;利用鸭子的杂食性能,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虫子,每100只鸭子可节约饲料200kg,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养鸭 方法 | ||
【主权项】:
生态养鸭育稻方法,其特征在于插秧成活后5‑7天,以每半公顷稻田为一圈,投放250‑300g重的雏鸭100‑130只,水稻齐穗后回收鸭子,再放入同等数量的250‑300g重的雏鸭,直到水稻成熟收获前3‑4天回收鸭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4630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