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内窥镜系统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4982.0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4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郑耀;辜长明;郑安民;毛荣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泰新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雾内窥镜系统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微创医疗的技术领域,其在传统内窥镜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路近红外防雾照明光源,合色耦合进入照明传输通道,并改变前光学窗口片的材料特性,使其透射可见光,保证术野白光照明的同时吸收近红外光能量而使前光学窗口片的温度升高,减小内窥镜前光学窗口片与人体的温度差,从而达到防雾的目的。本发明与采用生理盐水预热和涂抹防雾油等防雾相比,具有医生手术操作更方便,更简单的优点,且不存在生理盐水,防雾油等存在的消毒不尽的隐患,适宜应用于各种内窥手术中,特别适宜应用于需将内窥镜反复插入和拔出人体的内窥手术中,起防雾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系统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防雾内窥镜系统的装置,含照明光源(1),传输光纤束(2),内窥镜(3),照明光源(1)含白光照明光源(11),耦合光学透镜(14),白光照明光源(11)是氙灯,白光LED或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白光LED,提供可见光波段的光输出,采用氙灯,功率在250W~350W范围内,采用白光LED,功率在50W~100W范围内,采用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白光LED,功率在150W~200W范围内,耦合光学透镜(14)是光学透镜或透镜组,传输光纤束(2)由若干直径数十微米的光纤绑定在一起,入射面和出射面表面抛光,耦合光学透镜(14)的聚焦面与传输光纤束(2)的入射面重合,内窥镜(3)含内窥镜光学透镜系统(31),前前光学窗口片(32),导光光纤束(33),内窥镜壳体(34),光纤连接接口(35),内窥镜光学透镜系统(31)由数十片光学透镜组成,对术野进行成像,内窥镜壳体(34)主要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表面抛光,前光学窗口片(32)是一种透明光学材料,可透过可见光,置于内窥镜光学透镜系统(31)前面,焊接或胶接在内窥镜壳体(34)上, 导光光纤束(33)由若干直径数十微米的光纤绑定在一起,入射面和出射面表面抛光,导光光纤束(33)的入射面置于光学连接接口(35)内,导光光纤束(33)的入射面通过光纤连接接口(35)与传输光纤束(2)的出射面耦合连接,导光光纤束(33)置于光学透镜系统(31)和内窥镜壳体(34)之间的环带内,出射面紧贴前光学窗口片(3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光源(1)还含近红外防雾照明光源(12),合色滤色片(13),合色滤色片(13)是一种光学平板,以与耦合光学透镜(14)成45°夹角的方式置于白光照明光源(11)和耦合光学透镜(14)之间,合色滤色片(13)上镀制透过可见光反射近红外光的光学薄膜,近红外防雾照明光源(12)是一种只发射近红外光的光源如半导体激光光源或泵浦激光器光源等,发射光的波长范围在780nm~1100nm之间,全功率发射光功率介于5瓦~10瓦之间,近红外防雾照明光源(12)以与白光照明光源(11)垂直,与合色滤色片(13)呈45°角的方式放置,白光照明光源(11)和近红外防雾照明光源(12)可独立控制开关和亮度,内窥镜(3)的前光学窗口片(32)由一种改进了材料光谱特性的光学材料制成,它不仅能透射可见光同时能吸收近红外光,可见光平均透过率大于80%,近红外光平均吸收率大于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泰新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泰新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249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上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外辐射增强复合陶瓷纤维板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