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体硅上制备独立双栅FinFET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3475.7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如;樊捷闻;许晓燕;李佳;王润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体硅上制备独立双栅FinFET的方法,主要的工艺流程包括:形成源漏和连接源漏的细条状的图形结构;形成氧化隔离层;形成栅结构和源漏结构;形成金属接触和金属互联。通过采用此方法可以在体硅片上很容易的形成独立双栅FinFET,而且整个工艺流程完全与常规硅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兼容,具有简单、方便、周期短的特点,大大节省了硅片的成本。且采用本发明制备形成的独立双栅FinFET场效应晶体管,能够很好的抑制短沟道效应,并通过独立双栅器件特有的多阈值特点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功耗。 | ||
搜索关键词: | 体硅上 制备 独立 finfet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在体硅上制备独立双栅FinFET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形成源漏和连接源漏的细条状的图形结构i.在硅衬底上淀积氧化硅、氮化硅作为硬掩膜;ii通过一次电子束光刻,刻蚀氮化硅、氧化硅工艺,在硬掩膜上形成源漏和连接源漏的细条状的图形结构;iii.去掉电子束光刻胶;iv.刻蚀硅工艺,将硬掩膜上的图形结构转移到硅材料上;b)形成氧化隔离层i.淀积一层新的氮化硅;ii利用各项异性干法刻蚀刻蚀新的氮化硅,在Fin条两侧形成氮化硅侧墙;iii.利用各项异性干法刻蚀刻蚀Fin条两侧裸露出来的硅衬底;iv.通过湿法氧化在Fin条下面和Fin条两侧衬底表面形成氧化层;c)形成栅结构和源漏结构i.湿法腐蚀去掉氮化硅侧墙和氮化硅硬掩膜;ii热氧化生长一层栅氧化层;iii.淀积一层多晶硅作为栅材料;iv.CMP化学机械抛光,使多晶硅平坦化,并且停止在Fin条顶部氧化硅硬掩膜表面;v.通过电子束光刻,刻蚀多晶硅栅材料,形成多晶硅栅线条,Fin条两侧的栅线条不连接在一起,相互独立;vi.通过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以及回刻,形成氧化硅侧墙;vii进行离子注入和高温退火,形成源漏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1347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麻纸卷棒播种技术
- 下一篇:具有平衡机制的集成式LED及其制造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