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8078.7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白艳丽;贾忠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屯留县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C21/00;A01G13/00;A01F2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经过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贮藏制得黄芩,本发明制得的黄芩质量好、产量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芩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黄芩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下述步骤制得:(一)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渗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砂壤土的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4000kg、磷酸二铵复合肥10~15kg;施肥后深耕25~30cm,然后整平耙细,去除石块杂草和根茬,使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并做成宽2m、高2m的畦;春季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以做成带距100 cm,畦面宽60~70 cm,畦沟宽30~40 cm,高10 cm的小高畦;(二)繁殖方法在土壤水分充足或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以地下5 cm地温稳定在12~15℃时播种为宜,北方各地在4月上中旬前后;对于春季土壤水分不足和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根据当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早春地膜或碎草、树叶覆盖种植;采用普通条播或大行距宽播幅的播种方式播种;普通条播按行距30~35cm开沟条播;大行距宽播幅播种按行距40~50cm,开深3cm,宽8~10cm,且沟底平的浅沟,随后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盖湿土1~2cm,并适时进行镇压,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开沟坐水播种;春播后应适时覆盖地膜、秸秆或碎草,保持土壤湿润;普通条播需每亩1~1.5kg的种子;宽带撒播的每亩1.5~2kg的种子;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黄芩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应结合间苗、定苗、追肥以及杂草生长和降雨、灌水情况,经常进行松土除草,直至田间封垄;第一年通常要松土除草3~4次,第二年以后,每年春季返青出苗前,搂地松土、清洁田园;返青后视情况中耕除草1~2遍至黄芩封垄,生长后期,大草可人工拔除; (2)间苗、定苗与补苗:黄芩齐苗后,分别采用1~2次进行间定苗;易保苗的地块,可于苗高5~7 cm时,按株距6~8 cm交错定苗,每平方米留苗55~60株,地下害虫严重,难保苗的地块,应于苗高3~5 cm时对过密处进行疏苗,苗高7~10 cm时,结合间定苗,对严重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补苗,要带土移栽,栽前或栽后浇水,以确保成活;(3) 追肥 两年追肥总量以6~10 kg纯N、4~6 kg P(P2O5)、6~8 kg K(K2O)为宜,两年分别于定苗后和返青后各追施一次,其中N肥两次分别为40%和60%,P、K肥两次分别为50%,三肥混合,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土壤水分不足时应结合追肥适时灌水; (4)灌溉溉排水 在出苗前及功苗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定苗后土壤水分含量不宜过高,适当干旱有利于蹲苗和促根深扎,黄芩成株以后,遇严重干旱或追肥时土壤水分不足,应适时适量灌水;(四)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每7~10 d喷1次,连续2~3次; (2)白粉病:发病期用50%代森铵1 000倍液或0.1%~0.2%可湿性硫磺粉喷治; (3) 黄芩舞蛾:发生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7~10 d喷1次,连续喷治2~3次;(五)采收与加工生长2~3年收刨,去掉茎叶,抖净泥土,晾晒;(六)贮藏放置在温度10~30℃,相对湿度70%~75%,安全水分11%~13%的地方贮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屯留县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屯留县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980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