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液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87197.2 | 申请日: | 2012-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敏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2;C02F1/56;C02F1/28;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液处理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水处理物理化学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它解决了页岩气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液依次经过混凝、微电解、芬顿复合过硫酸盐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化、吸附过滤处理后,出水可以达标排放,也可以再利用。混凝和絮凝沉淀有助于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微电解可有效降解废水中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和去除金属离子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利用水解酸化可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生化处理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吸附过滤可保障出水水质稳定。系统排放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脱水,滤液进入混凝处理单元,滤饼干化制砖或固化处理。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气压 裂返排 废液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液处理方法,包括混凝、微电解、芬顿复合过硫酸盐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化和吸附过滤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⑴ 混凝处理单元:在页岩气压裂返排废液中加入铁系无机混凝剂或聚合氯化铝混凝剂,用量为5 000~15 000 mg/L,快速搅拌10~15 分钟,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调整其pH值为8~9,后再加入助凝剂PAM或HPAM,用量为40~80 mg/L,快速搅拌,待矾花形成后停止搅拌,沉淀30分钟以上,取上清液过滤,用浓硫酸调整滤液pH值为3~5;⑵ 微电解处理单元:将步骤⑴中调整pH值后的废水进行微电解处理,采用Fe/C或Fe/Cu/C填料为微电解填料,填料与废水的重量比为1:(1~2.5),微电解时间为3~4小时,在微电解装置底部安装有空气曝气器,曝气量为400~600 L/h;⑶ 芬顿复合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处理单元:将步骤⑵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芬顿复合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处理,以双氧水和过硫酸氢钾为氧化剂,用量分别为1~3 g/L和1~4 g/L,以硫酸亚铁为催化剂,用量为6~8 g/L,反应pH值为3~5,催化氧化时间为2~4小时;⑷ 絮凝沉淀处理单元:将步骤⑶中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用氢氧化钙调整废水pH值为8~10,并在搅拌条件下加入高分子NSG或PAM或HPAM,用量为10~30 mg/L,快速搅拌,待矾花形成后停止搅拌,沉淀30分钟以上;⑸ 水解酸化处理单元:将步骤⑷中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水解酸化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矩形池体,池内悬挂PP或PE材质半软性生物填料,采用多点布水系统,出水端安装有斜管沉淀设备,总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7~20 h,将反应严格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⑹ 生化处理单元:将步骤⑸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工艺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⑺ 吸附过滤处理单元:将步骤⑹处理后的废水在装有粒状活性炭或陶粒或球型改性粉煤灰的吸附柱内进行吸附过滤处理,滤料与废水的重量比为(1~1.5):10,反应pH值为6~9,吸附过滤速度为8~10 m3/h,操作压力为0.4~0.6 MPa,处理后的废水可实现达标外排,也可以再利用;⑻ 系统排放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脱水,滤液进入混凝处理单元,滤饼干化制砖或固化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敏,未经杨德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8719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侧向传感器的辅助泊车系统
 - 下一篇:增强型大型管桩钢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