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泊松比纱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2844.3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刘世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D02G3/26;D02G3/04;D01H7/02;D01H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负泊松比纱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负泊松比纱线结构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加捻形成,第一纱线的拉伸模量大于第二纱线的拉伸模量。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纱线喂入:将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同时喂入到纱线形成区域;2)纱线加捻:通过转动槽孔转盘对喂入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同时加捻,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随后在加捻集聚装置的入口处汇聚成负泊松比纱线结构。本发明的负泊松比纱线结构采用两组不同模量的纱线一起加捻完成,结构稳定、表层纱线无滑移、捻度分布匀且拉伸时纱线表面平整。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操作简单、实施方便且所用设备成本低,可连续化生产,便于推广实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泊松比 纱线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负泊松比纱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结构由第一纱线(1)和第二纱线(2)加捻形成,所述第一纱线(1)的拉伸模量大于所述第二纱线(2)的拉伸模量,所述第一纱线(1)与所述第二纱线(2)相间排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1284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