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中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7351.0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程丽华;孙杰;毕学军;刘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中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粉煤灰前置处理阶段:采用粉煤灰直接投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中,使粉煤灰与原水混合;(2)石灰软化阶段:向经过粉煤灰前置处理后的粉煤灰与原水的混合液中投加石灰乳液和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混合液在该阶段的停留时间为2分钟-3分钟;(3)絮凝阶段:搅拌停留15分钟-25分钟;(4)澄清阶段:在澄清阶段的停留时间控制在1.5小时-2.5小时,然后排出使用。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吸附中水的部分有机物质,节约了药剂成本,有利于污泥脱水,出水安定性好,水的浊度去除率、TDS的去除率和钙硬度的去除率都有较大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厂 循环 冷却水 中水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中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粉煤灰前置处理、石灰软化、絮凝和澄清四个阶段,具体过程如下所述:(1)粉煤灰前置处理阶段:采用小粒径或中等粒径颗粒且以珠状颗粒为主的粉煤灰,其中粒径小于100µm的颗粒占80%以上,珠状颗粒至少占到粉煤灰质量的70%,将上述粉煤灰直接投加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中,使水中粉煤灰的浓度达到270mg/L,以400转/分钟‑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4分钟‑5分钟;(2)石灰软化阶段:向经过粉煤灰前置处理后的粉煤灰与原水的混合液中投加10%的石灰乳液,使混合液中的CaO浓度达到270mg/L,以400转/分钟‑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分钟‑3分钟,然后投加硫酸铝絮凝剂,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铝含量达到150mg/L,并以400转/分钟‑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分钟‑3分钟,使石灰乳液及絮凝剂与混合液充分混合溶解;(3)絮凝阶段:由于在石灰软化阶段只将粉煤灰、石灰乳液和絮凝剂混合均匀,停留时间短,需要再进入絮凝阶段继续进行水化反应,在絮凝阶段搅拌强度控制在70转/分钟‑90转/分钟,混合液在絮凝阶段的停留时间控制在15分钟‑25分钟,以保证絮体有充分的时间吸附CaCO3、粉煤灰以及水中的悬浮固体;(4)澄清阶段:絮凝后的水体进入澄清阶段,在澄清阶段的停留时间控制在1.5小时‑2.5小时,然后排出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073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复合型膨胀抗裂防水剂
- 下一篇:堆垛机起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