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传感器成像系统的人脸识别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4538.1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詹曙;蒋建国;叶长明;齐美彬;李小红;夏娜;张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成像系统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在基于相关型图像传感器(CIS)的三维人脸成像系统获得的三维人脸数据基础上,首先利用等深度线和傅里叶描绘子表示三维人脸数据,再利用改进的流形学习方法实现特征提取,最终使用基于欧式距离的最邻近分类器实现分类识别。本发明的将人脸识别中使用的三维数据转变为二维数据(等深度线)进行处理,在保留原始人脸信息的基础上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同时使用改进的流形学习方法实现特征提取,识别率和识别速度都有较大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像传感器 成像 系统 识别 算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成像系统的人脸识别算法,其特征在于,该算法的步骤如下:(1)通过图像传感器成像系统获得三维人脸数据;(2)对上述获得的三维人脸数据进行校正:手动标记人脸数据中面部的若干关键点(如左眼角点、右右眼角点、鼻尖点等),通过比较关键点的空间位置获得头部的姿态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对整体人脸数据进行旋转、插值和对齐,得到标准、统一的“正中面”人脸图像;(3)利用等深度线表示人脸数据:校正后的三维人脸数据信息丰富,数据量较大,为便于分类识别提高识别速度,采用等深度线来描绘三维人脸的表面信息;人脸表面同一深度点的集合即等深度线,选择人脸表面若干有代表性的深度,提取相应的等深度线;(4)利用傅里叶描绘子描述等深度线:傅里叶描绘子是图像处理中边界描绘子的一种,通过傅里叶描绘子可以表示一条闭合曲线的特征,同时也可以通过该描绘子恢复曲线的原貌;第(3)步中提取的离散形式的等深度线均为一种二维曲线,同样可以利用傅里叶描绘子描述;针对之前第(3)步中提取出的任意一条人脸等深度线都可以视为离散点的坐标序列: c ( n ) = [ x ( n ) , y ( n ) ] ( n = 0,1,2 , · · · , N - 1 ) - - - ( 1 ) ]]> 该条等深度线由N个离散的点组成,进而可以再xoy二维坐标系下,用复数的形式来表示任意一个离散点:c ( n ) = x ( n ) + i * y ( n ) - - - ( 2 ) ]]> 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以及傅里叶级数展开,可以得到:a ( u ) = Σ n = 0 N - 1 c ( n ) e - i * 2 πun / N ( u = 0,1,2 , · · · , N - 1 ) - - - ( 3 ) ]]> a(u)为复系数,即曲线的傅里叶描绘子;傅里叶描绘子可以通过傅里叶的逆变换得到原始的等深度线表示:c ( n ) = 1 N Σ u = 0 N - 1 a ( u ) e i * 2 πun / N - - - ( 4 ) ]]> 在实验中,往往使用前M个傅里叶描绘子来近似恢复原始的等深度线:c ^ ( n ) = 1 M Σ u = 0 M - 1 a ( u ) e i * 2 πun / N - - - ( 5 ) ]]> 当M足够大时,
与c(n)的视觉效果相似;所以可以选取每条等深度线的前M个傅里叶描绘子参数表示该条等深度线;(5)利用对数映射实现特征提取:对数映射算法是流形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一种非线性降维方法,该环节具体实现细节如下:a)输入用于训练的人脸图像对应的傅里叶描绘子参数,构造训练集;b)输入一幅待识别人脸图像对应的傅里叶描绘子参数,并与训练集共同构成整体的样本集X,待识别图像的傅里叶描绘子参数作为全局基准点p,并计算其k个邻近点B(p);c)计算B(p)的低维坐标和基准点P处切空间的标准正交基,进一步通过Dijkstra算法得到B(p)中的各点到高维样本集X中其他各点的最短距离,近似表示测地距离;由B(p)的低维坐标和距离等信息求出B(p)以外其他各点的低维坐标,即黎曼法坐标,低维坐标即提取特征;(6)分类识别:设计基于欧式距离的最邻近分类器,即计算待识别图像提取特征与训练集中每一幅图像提取特征之间的欧氏距离;欧式距离最短的训练样本对应的采样对象就是人脸识别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945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