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915.2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圣爱;李福海;叶跃忠;宋登富;曾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按每立方米计胶凝材料总量为485~500kg,胶凝材料分别含水泥65~75%、粉煤灰15~20%、矿渣粉10~15%;陶粒450~465kg;聚丙烯纤维0.9kg;混凝土配制时速凝剂按胶凝材料重量的3~5%加入;水胶比不大于0.5。本发明喷射混凝土在一定配量比物料协同作用下,具有比普通喷射混凝土低65~70%的导热系数,比相近抗压强度普通喷射混凝土低32~40%的弹性模量。另外,陶粒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聚丙烯纤维后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在增强增韧的同时,有效防止轻骨料上浮,增加陶粒混凝土的粘度,减小混凝土的分层离析,使混凝土材料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改善了陶粒混凝土的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热害隧道施工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高温 陶粒 喷射 混凝土 | ||
【主权项】:
隧道高温岩面陶粒双掺喷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按每立方米计胶凝材料总量为485~500kg,胶凝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含水泥65~75%、粉煤灰15~20%、矿渣粉10~15%;陶粒450~465kg;聚丙烯纤维0.9kg;混凝土配制时速凝剂按胶凝材料重量的3~5%加入;水胶比不大于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899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