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板材晶粒度的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59672.8 | 申请日: | 2012-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远;刘承志;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37/00;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钢板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板材晶粒度的轧制方法。它包括:①钢锭加热;首先对钢锭加热,加热的起始温度为700℃,保温1~2小时,然后缓慢升温直到900℃;保温6~6.5小时,继续升温达到1200℃~1310℃之间;最后保温3~4小时,②初轧;③原料板加热,首先加热的起始温度为700℃,保温1~1.5小时升温直到900℃;保温5~5.5小时,继续升温达到1200℃~1310℃之间;最后在1200℃~1310℃之间保温一段时间,④热轧;⑤钢板冷却。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控制不同阶段保温的时间长度,以及控制轧制过程,使钢板的晶粒度稳定的达到6~8级。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热核 聚变 不锈钢 板材 晶粒 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控制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板材晶粒度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钢锭加热首先对钢锭加热,加热的起始温度为700℃,在700℃时保温1~2小时,然后缓慢升温直到900℃;然后在900℃保温6~6.5小时,保温完成后继续升温,使钢锭温度达到1200℃~1310℃之间;最后在1200℃~1310℃之间保温3~4小时,步骤二:初轧对步骤一处理好的钢锭进行初轧,轧制开轧温度为1200℃‑1310℃,终轧温度为850℃‑1100℃,轧制后的钢锭成为原料板;步骤三:原料板加热首先加热的起始温度为700℃,在700℃时保温1~1.5小时,然后缓慢升温直到900℃;然后在900℃保温5~5.5小时,保温完成后继续升温,使原料板温度达到1200℃~1310℃之间;最后在1200℃~1310℃之间保温一段时间,步骤四:热轧板坯轧制:板坯先按厚度减薄20%,2道次轧制完成;然后板坯温度控制在950‑1150℃内,5道次轧制完成厚度达到目标值,最后一道轧制,厚度变形量保证在产品厚度的1.0倍~2.0倍,步骤五:钢板冷却钢板轧制后在3分钟之内进入水池冷却或进行鼓风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596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