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旋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7205.5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斌;胡泰平;莫业涛;谢继超;兰京怀;杨用标;陈林君;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旋桩,属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气旋桩作为桩机移动的长螺旋钻架(7),置于长螺旋钻架(7)上的长螺旋钻杆(3),置于长螺旋钻杆(3)下端的锤头(1)及潜孔冲击器(2),置于长螺旋钻杆(3)上的叶片(8),置于长螺旋钻杆(3)上端的减振器(9)及动力头(6),通过送气管(5)与动力头(6)连接的空压机(4),置于长螺旋钻杆(3)内的内气管(10)组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了松散层气压力潜孔锤成孔后排渣、及入岩难的问题;综合效益为传统设备的10~15倍,大大提高了岩石地区入岩桩的成孔效率;无泥浆、水的传统辅助材料,节能环保,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小。 | ||
搜索关键词: | 气旋 | ||
【主权项】:
一种气旋桩,其特征在于该气旋桩由作为桩机移动的长螺旋钻架(7),置于长螺旋钻架(7)上的长螺旋钻杆(3),置于长螺旋钻杆(3)下端的锤头(1)及潜孔冲击器(2),置于长螺旋钻杆(3)上的叶片(8),置于长螺旋钻杆(3)上端的减振器(9)及动力头(6),通过送气管(5)与动力头(6)连接的空压机(4),置于长螺旋钻杆(3)内的内气管(10)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372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圆压圆烫印机的自动卸箔机构
- 下一篇:双层隔热聚乙烯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