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水隧洞配筋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121109.1 | 申请日: | 201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华;陈亮;朱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9/02 | 分类号: | E02B9/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水隧洞配筋优化方法,涉及水利工程建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引水隧洞开挖之前,增加衬砌的厚度,改变衬砌的体形;(2)在衬砌边墙与引水隧洞底板的交接处采用小半径侧拱连接方案;(3)取水口闸室后底板以1∶4坡度接至高程与隧洞进水闸底板相接;(4)引水隧洞进口段底板高程由有压进水孔口最小淹没深度确定。在引水隧洞开挖之前,增加衬砌的厚度,改变衬砌的体形,可以减小钢筋用量,节约成本。在衬砌边墙与引水隧洞底板的交接处采用小半径侧拱连接方案,采用侧拱产生的过流面积的损失较小,侧拱方案的抗外压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水 隧洞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引水隧洞配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引水隧洞开挖之前,增加衬砌的厚度,改变衬砌的体形;(2)在衬砌边墙与引水隧洞底板的交接处采用小半径侧拱连接方案;(3)取水口闸室后底板以1:4坡度接至高程与隧洞进水闸底板相接;(4)引水隧洞进口段底板高程由有压进水孔口最小淹没深度确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2110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背板
- 下一篇:一种环氧板切割的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