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双功能线电极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4463.1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斌;王新宽;吉方;何建国;吴祉群;刘广民;刘坤;雷艳华;鱼胜利;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双功能线电极磨削装置。所述的线电极磨削装置中的电机组件、收丝轮、出丝轮、阻尼器及阻尼片安装在支撑底板上,左磨削头、右磨削头、减振器、导轮及过渡轮安装在支撑立板上。电极丝由出丝轮导出后,经过中间的过渡装置后绕上左磨削头与右磨削头,再经过相应的过渡装置,最后由收丝轮收丝完成整个走丝过程。电机组件带动收丝轮旋转,实现电极丝的走丝功能。本发明中的各器件进行合理设置,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与轻便化,提升工作台的动态特性。本发明中的左、右磨削头之间放电加工区域的空间尺寸能够灵活调节,既能满足阵列式微细工具电极的加工需求,又能满足非阵列式微细工具电极的加工需求,显著拓展了微细电加工系统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功能 电极 磨削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小型化双功能线电极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电极磨削装置包括磨削头基座(1)、固定轮(2)、右磨削头(3)、螺杆支座(4)、支撑立板(5)、上过渡轮挂板(6)、支撑钉、阻尼片、紧定螺母、出丝轮(10)、阻尼器(11)、支撑底板(12)、上过渡轮(14)、调节螺杆(15)、减振器(16)、左磨削头(17)、导轮、电机组件(19)、电机座(20)、下过渡轮(21)、加强板(22)、收丝轮(23);其连接关系是,所述调节螺杆(15)装配在螺杆支座(4)上并能自由转动,左磨削头(17)和右磨削头(3)安装在调节螺杆(15)上并通过调节螺杆(15)的转动实现左右移动;螺杆支座(4)和固定轮(2)固定设置在磨削头基座(1)上,磨削头基座(1)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立板(5)上;上过渡轮(14)固定设置在上过渡轮挂板(6)上,上过渡轮挂板(6)、减振器(16)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板(5)上;下过渡轮(21)安装在加强板(22)上,加强板(22)与支撑立板(5)固定连接,设置在底部的支撑底板(12)上,加强板(22)、支撑立板(5)与支撑底板(12)同时紧密连接;导轮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板(5)上;收丝轮(23)安装在电机组件(19)的输出轴上,通过电机组件(19)带动收丝轮(23)转动进行收丝;电机组件(19)安装在电机座(20)上,电机座(20)固定在支撑底板(12)上;在支撑底板(12)上设置有数个支撑钉,支撑钉上分别装配有出丝轮(10)、阻尼片,每个支撑钉上均安装有紧定螺母,通过紧定螺母实现对出丝轮(10)和阻尼片的限位;在出丝轮(10)上绕有电极丝(13),用于调节电极丝(13)张力的阻尼器(11)安装在支撑底板(12)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1446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