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SIM评价的容错率失真优化视频编码方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131.1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7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伟;赵平华;要瑞宵;慈松;唐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64;H04N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观视觉结构相似性SSIM评价的容错率失真优化视频编码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利用SSIM作为失真的评价标准,结合信道的信息反馈,在编码端进行基于SSIM评价的端到端失真估计;根据帧内或帧间编码模式,计算该编码模式需要的比特数;通过计算容错拉格朗日因子,进行视频容错编码的率失真优化,在易出错网络传输的情况下找到最优的编码模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联合信源信道视频编码中失真评价并不十分符合人类视觉特性的问题,同时在信源编码中引入了信道传输导致的主观失真的估计,能够抑制错误引起的主观失真传递的影响,形成了适应信道传输的容错率失真优化的主观视觉质量优化的视频编码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sim 评价 容错 失真 优化 视频 编码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SSIM主观评价的容错率失真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编码端进行基于SSIM评价的端到端主观失真估计,所述端到端是指编码端到视频传输接收以后的解码端;根据帧内或帧间编码模式,计算该编码模式需要的比特数;通过计算容错拉格朗日因子,进行视频容错编码的率失真优化,找到最优的编码模式;采用所述最优的编码模式进行容错率失真优化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131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