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LiFePO4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6804.7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月锋;沈飞;陈延峰;陈庆霖;刘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奇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114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纳米LiFePO4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锂盐、铁盐、磷盐和碳源超细粉碎后在非氧化性保护气体氛围中低温煅烧制成纳米LiFePO4,该方法降低了烧结温度,缩短了保温时间,从而减小了固相反应的能耗,保持了LiFePO4的活性,提高了LiFePO4的产量及性能的一致性,所得LiFePO4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克容量达到150mAh/g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lifepo sub 低温 相合 成方 | ||
【主权项】:
纳米LiFePO4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盐、铁盐、磷盐和碳源搅拌混合后,然后加入磨介,经过搅拌磨高速剪切粉碎,再加入稀释液进行超细磨,制成中位径D50为1~999纳米的混合粉体;所述锂盐为氢氧化锂、醋酸锂、碳酸锂、氟化锂、硝酸锂或磷酸二氢锂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铁盐为三氧化二铁、硝酸铁、氢氧化铁、氯化铁、醋酸亚铁、氧化亚铁、草酸亚铁或硫酸亚铁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磷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五氧化二磷、磷酸铵或磷酸二氢锂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述碳源为石墨微粉、有机热解炭、导电碳黑、碳纳米管、碳纤维、碳布、碳纳米粉或石墨烯中的至少任意一种;2)将所述混合粉体在非氧化性保护气体氛围中低温煅烧制成纳米LiFePO4;所述非氧化性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氖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或氨气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奇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奇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968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C和金属氧化物包覆LiFePO<sub>4</sub>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蛋白改性锂离子电池LiFePO<sub>4</sub>正极材料
- 壳聚糖改性锂离子电池LiFePO<sub>4</sub>正极材料
- AlPO<sub>4</sub>修复包覆LiFePO<sub>4</sub>/C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钴酸锶镧与碳复合包覆磷酸亚铁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铈掺杂钴酸锶与碳共同包覆磷酸亚铁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纳米LiFePO<sub>4</sub>的低温固相合成方法
- 一种LiFePO<sub>4</sub>前驱体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liFePO4/CNTs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 提高锂离子电池LiFePO<sub>4</sub>复合正极材料性能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