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D转3D技术中易于硬件实现的运动向量提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76219.0 | 申请日: | 2012-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2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任鹏举;葛晨阳;李倩敏;陈磊;江豪;姚慧敏;郑南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20 | 分类号: | G06T7/20;H04N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2D转3D技术中易于硬件实现的运动向量提取方法,从连续两帧的图像信息中提取运动向量,生成向量图,在对两帧图像进行匹配时,先对处于图像中物体边缘上的点进行了运动匹配,然后通过图像分层及连通域标记对图像分块,认为同一个块具有相同的运动向量,分块结果结合前面的边缘运动向量得到最终的运动向量图,本发明在获得准确运动向量检测结果的基础上,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而且相较于全图像直接匹配的方法,极大地减小了运算量,便于在硬件上的实现。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技术 易于 硬件 实现 运动 向量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2D转3D技术中易于硬件实现的运动向量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于处在图像中物体边缘上的块提取运动向量要获取图像的运动向量,首先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的操作,然后对于输入的连续两帧的图像中处于物体边缘的块进行块匹配,得到它们的运动向量;步骤二、对图像进行分层对图像进行分层,分为亮度分层与色度分层两个方面,亮度分层方面,首先提取出图像的亮度信息,再对其进行灰度分层,色度分层方面,首先将图像转换为HSV格式,然后提取色度信息,经过处理后对其进行分层,最后,当分别完成两种分层后,再对两种不同分层方式的结果进行综合,完成对图像的分层;步骤三、对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所谓连通域标记,是指对图像中像素做标记,找出图像的连通区域;对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首先读入已经完成分层的图像,对其进行中值滤波,完成图像的减噪处理,接下来对处理过的图像分区域进行连通域标记,在标记过程中,每个像素点分别与其左方及上方,右上方三像素点比较,从而找出图像中连通的区域;步骤四、结合步骤一和步骤三生成运动向量图连通域标注完毕后,与提取出的运动向量相结合,由于连续两帧间的时间非常短,运动物体可以认为是刚体运动,即相邻帧中物体的形态没有显著变化,因而刚体整体具有单一的运动向量,对于一个固定的连通域,我们将该连通域中处于图像边缘上的点的运动向量求取均值,并赋给整个连通域,认为这是他们共同的运动向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621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的分散片
- 下一篇:流程数据的过滤和压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