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雨生红球藻中壶菌污染的生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1536.7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泰;罗志相;李江川;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M1/00;C12M1/0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雨生红球藻的规模化培养中污染防控方法及装置,其方法主要包括①、将雨生红球藻置于一级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出的雨生红球藻游动细胞;②、将雨生红球藻游动细胞转入二级光生物反应器,加入胁迫培养基;③、二级光生物反应器中10%以上的雨生红球藻游动细胞转化为不动细胞后,将进入虾青素积累阶段的雨生红球藻孢子细胞藻液的温度控制在10~22℃培养;④、培养7~12天后,收获的雨生红球藻孢子壶菌感染率在1%以下。其装置主要是利用工厂烟气的余热提供能量,为雨生红球藻藻液温度降低的温控装置,不仅节省了燃料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减少了废气、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雨生红球藻中壶菌 污染 生产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防治雨生红球藻中壶菌污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雨生红球藻置于一级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出的雨生红球藻游动细胞;②、将雨生红球藻游动细胞转入二级光生物反应器,加入胁迫培养基;③、二级光生物反应器中雨生红球藻细胞总数中不动细胞比例大于10%后,将进入虾青素积累阶段的雨生红球藻孢子细胞藻液的温度控制在10~22℃培养;④、培养7~12天后,收获雨生红球藻孢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515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协作多天线收发器系统中收发组特有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风速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