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线性频移效应光固化的纳米链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324.7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张晓阳;李若舟;王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非线性频移效应光固化的纳米链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相互靠近的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置于紫外光敏聚合物中。第二步:用低频可见光照射紫外光敏聚合物,由于入射的低频可见光在相互临近的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之间产生极大的光散射增强,并产生显著的非线性频移效应,释放出高频光。第三步:在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之间区域中的紫外光敏聚合物吸收多倍频光并固化,形成光固化聚合物,将多个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永久连接在一起,得到形状各异的纳米微结构。这种纳米链接方法具有突破衍射极限的超高分辨率,可按设计方案对纳米材料实现有选择性的链接。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非线性 效应 光固化 纳米 链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非线性频移效应光固化的纳米链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相互靠近的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1)置于紫外光敏聚合物(2)中;第二步:用低频可见光(3)照射紫外光敏聚合物(2),入射的低频可见光(3)在相互临近的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1)之间产生极大的光散射增强,并产生由等离子共振导致的显著的非线性频移效应,释放出高频光(4);第三步:在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1)之间区域中的紫外光敏聚合物(2)吸收高频光(4)并固化,形成光固化聚合物(5),将多个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的纳米颗粒(1)永久连接在一起,得到形状各异的纳米微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1732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莓专用肥
- 下一篇: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负载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