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锻用轧制棒钢或线材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57448.1 | 申请日: | 2011-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大藤善弘;今高秀树;堀本雅之;志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1D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提供可以以高的水平兼具部件的弯曲-面疲劳强度和切削性的热锻用轧制棒钢或线材。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热锻用轧制棒钢或线材,其按质量%计含有C:0.1~0.25%、Si:0.01~0.10%、Mn:0.4~1.0%、S:0.003~0.05%、Cr:1.60~2.00%、Mo:0.10%以下(包括0%)、Al:0.025~0.05%、N:0.010~0.025%,(1)式所示的fn1满足1.82≤fn1≤2.10,杂质中的P、Ti和O分别为P:0.025%以下、Ti:0.003%以下、O(氧):0.002%以下,横断面中使每1个视野的面积为62500μm2来随机观察测定15个视野时的铁素体平均粒径的最大值/最小值为2.0以下。fn1=Cr+2×Mo (1)。 | ||
| 搜索关键词: | 热锻用 轧制 线材 | ||
【主权项】:
一种热锻用轧制棒钢或线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下述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1~0.25%、Si:0.01~0.10%、Mn:0.4~1.0%、S:0.003~0.05%、Cr:1.60~2.00%、Mo:0.10%以下、其中包括0%、Al:0.025~0.05%、N:0.010~0.025%,并且Cr和Mo的含量按下述(1)式所示的fn1的值计满足1.82≤fn1≤2.10,剩余部分由Fe和杂质组成,杂质中的P、Ti和O分别为P:0.025%以下、Ti:0.003%以下、O(氧):0.002%以下,所述热锻用轧制棒钢或线材由铁素体‑珠光体组织、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组织或铁素体‑贝氏体组织构成,横断面中使每1个视野的面积为62500μm2来随机观察测定15个视野时的铁素体平均粒径的最大值/最小值为2.0以下,fn1=Cr+2×Mo(1)其中,(1)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按质量%计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800574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沉头空芯铆钉
- 下一篇:平行四边形的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