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铜式永磁涡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8976.0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郑茂盛;赵渊;余历军;马益平;桑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镶铜式永磁涡流加热装置,应用于风能转化为热能。在两个转子轴的端部固定有一个永磁转子;永磁转子外壁与定子内壁之间的距离在0.1~1.0mm之间;在定子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轴向槽,在轴向槽中镶入铜条并相互连接。效果是:改变了定子的结构,在定子的内壁上有刻有一定深度和宽度的轴向槽,并使磁场聚集,使永磁体的磁场呈现周期性更高频率“通断”变化,提高磁场在定子中的变化率,而且由于铜条的电导率远比磁钢的为高,故能在铜条中产生较大的电磁感应涡流,通过风力作用将风能转化为热能,达到高效能加热的目的。克服现有永磁式涡流加热装置光滑内壁定子中的磁场无聚集和变化慢的缺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镶铜式 永磁 涡流 加热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镶铜式永磁涡流加热装置,包括定子(1)、永磁转子(2)、转子轴(3)、轴承(4)和铜条(5),其特征在于:定子(1)为圆筒形,定子(1)有上底和下底,在定子(1)的上底和下底中心位置分别固定有轴承(4),两个圆柱体形的转子轴(3)分别穿过两个轴承(4),在两个转子轴(3)的端部固定有一个永磁转子(2);所述的永磁转子(2)为圆柱体形,永磁转子(2)的中心线与定子(1)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永磁转子(2)外壁与定子(1)内壁之间的距离在0.1~1.0mm之间;在定子(1)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轴向槽,轴向槽的宽度在1.0~6.0mm之间,轴向槽的深度在1.0~6.0mm之间,两个相邻轴向槽的距离在2.0~50.0mm之间;所述的轴向槽从定子(1)内壁的顶端到定子(1)内壁的底端;在轴向槽内镶嵌有铜条(5),轴向槽内镶嵌铜条(5)的内侧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直径与定子(1)内壁直径相同;在定子(1)内壁上并且在轴向槽的两端部有环形的横向槽,横向槽与轴向槽连通,在轴向槽内镶嵌有铜条(5),横向槽内镶嵌的铜条(5)与轴向槽内镶嵌的铜条(5)相互连接,横向槽内镶嵌铜条(5)的内侧面为圆弧形,圆弧的直径与定子(1)内壁直径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5689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