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4-[(3-亚甲基吡啶)-氨基]-6-甲基-4,5-二氢-2H-[1,2,4]三唑-3-酮的化学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56691.5 | 申请日: | 201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陶玉成;杨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23/26 | 分类号: | G09B23/26 |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4-[(3-亚甲基吡啶)-氨基]-6-甲基-4,5-二氢-2H-[1,2,4]三唑-3-酮的化学模型,其为根据吡蚜酮分子结构而构建的模型,所述吡蚜酮的化学模型包括代表原子的若干球体以及代表化学键的若干连接杆,其中,所述吡蚜酮的化学模型由吡蚜酮的两个分子构成,即所述吡蚜酮的化学模型包括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吡蚜酮分子结构,两部分的链接通过所述若干连接杆中的一者代表双分子弱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这样的化学模型更利于揭示吡蚜酮在生物体内具体是以什么方式来发挥药效的,分子间作用力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对象,利用双分子模型获得了吡蚜酮的独特作用的依据,为以后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吡啶 氨基 化学 模型 | ||
【主权项】:
4‑[(3‑亚甲基吡啶)‑氨基]‑6‑甲基‑4,5‑二氢‑2H‑[1,2,4]三唑‑3‑酮的化学模型,其为根据吡蚜酮分子结构而构建的模型,所述吡蚜酮的化学模型包括代表原子的若干球体以及代表化学键的若干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吡蚜酮的化学模型由吡蚜酮的两个分子构成,即所述吡蚜酮的化学模型包括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吡蚜酮分子结构,两部分的链接通过所述若干连接杆中的一者代表双分子弱键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55669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