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6007.1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群;张萌;王志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1/26 | 分类号: | H03F1/26;H03G3/20;H03F3/18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41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低功耗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有输入单元1、输入单元2、隔离单元3、隔离单元4以及负载单元5。输入单元1、输入单元2采用电流复用共栅结构,并在输入级的MOS管栅极到源极和衬底到源极进行了双交叉耦合,差分输入端通过输入单元1、输入单元2实现50欧姆输入阻抗。PMOS管产生的信号电流通过隔离单元4后与NMOS管产生的信号电流相叠加,再通过隔离单元3送至负载单元5,最终输出放大的电压差分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宽带 低噪声放大器 | ||
【主权项】:
一种低功耗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第二两个输入单元、第一、第二两个隔离单元以及负载单元,差分射频输入信号的正、负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两个输入单元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第一、第二两个输入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两个隔离单元且第一、第二两个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之间对应互连,第一隔离单元的输出连接负载单元,负载单元输出差分射频输出信号;其中:第一输入单元包括NMOS管M1、NMOS管M2、第一、第二两个电阻、第一、第二两个电容,NMOS管M1及NMOS管M2的栅极分别串联电阻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后均连接第一偏置电压,NMOS管M1的栅极串联第一电容后连接NMOS管M2的源极并与差分射频输入信号的负端连接,NMOS管M2的栅极串联第二电容后连接NMOS管M1的源极并与差分射频输入信号的正端连接,NMOS管M1的衬底连接NMOS管M2的源极,NMOS管M2的衬底连接NMOS管M1的源极;第二输入单元包括PMOS管M3、PMOS管M4、第三、第四两个电阻、第三、第四两个电容,PMOS管M3及PMOS管M4的栅极分别串联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后均连接第二偏置电压,PMOS管M3的栅极串联第三电容后连接PMOS管M4的源极并与差分射频输入信号的负端连接 ,PMOS管M4的栅极串联第四电容后连接PMOS管M3的源极并与差分射频输入信号的正端连接,PMOS管M3的衬底连接PMOS管M4的源极,PMOS管M4的衬底连接PMOS管M3的源极;第一输入单元中NMOS管M1的漏极通过第五电容连接第二输入单元中PMOS管M3的漏极,第一输入单元中NMOS管M2的漏极通过第六电容连接第二输入单元中PMOS管M4的漏极;第一隔离单元包括第五NMOS管M5及第六NMOS管M6,第五NMOS管M5及第六NMOS管M6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一输入单元中NMOS管M1及NMOS管M2的漏极,第五NMOS管M5及第六NMOS管M6的栅极均连接电源电压VDD;第二隔离单元包括第五、第六两个电阻,第五、第六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输入单元中PMOS管M3及PMOS管M4的漏极,第五、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负载单元包括第七、第八两个电阻,第七、第八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隔离单元中NMOS管M5及NMOS管M6的漏极,第七、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电源电压VDD,第八、第七电阻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七电容及第八电容分别输出正、负差分射频输出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39600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TM32串口转以太网控制装置
- 下一篇:多出轴式多转子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