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修复微污染水体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89620.6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黄磊;郭劲松;马晓霞;陈俊宏;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修复微污染水体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第一级水处理区为进水区,进水区下部收口形成集砂斗,集砂斗以上的部分为沉砂区;第二级水处理区为湿地床,湿地床主要由填料和水生植物构成,水生植物为芦竹;填料由上层填料和下层填料构成,上层填料为砾石,下层填料为页岩砖;第三级水处理区为出水区,在第三级水处理区的底部设有排水管;第一级水处理区和第二级水处理区之间以及第二级水处理区和第三级水处理区之间通过公共墙上的过水孔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无能耗、不易堵塞。(2)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4)氮磷去除率高、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污染 水体 潜流 人工 湿地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修复微污染水体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第一级水处理区、第二级水处理区和第三级水处理区构成,第一级水处理区为进水区,进水区下部收口形成集砂斗(3),集砂斗(3)以上的部分为沉砂区(2),沉砂区(2)上设有进水管(1);第二级水处理区为湿地床,湿地床主要由填料和水生植物(6)构成,水生植物栽种密度为10~20株/m2;填料由上层填料(4)和下层填料(5)构成,上层填料(4)为砾石,砾石粒径为5~10mm;下层填料(5)为页岩砖,页岩砖粒径为10~60mm,水生植物的根系生长于填料中;第三级水处理区为出水区,在第三级水处理区的底部设有排水管(9);第一级水处理区和第二级水处理区之间通过两者的公共墙(7)上的过水孔(10)连通,第二级水处理区和第三级水处理区之间通过两者的公共墙(7)上的过水孔(10)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896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吸双螺杆泵
- 下一篇:带内置螺旋输送器的储粉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