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盘类零件的车床自动上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62075.1 | 申请日: | 201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冰;刘德永;张孝锋;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13/00 | 分类号: | B23B13/00;B23B13/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盘类零件的车床自动上料装置,在矩形框的方形孔中穿设滑动板,滑动板左板面上竖直开设的燕尾槽与固定板右板面上的燕尾导轨滑动配合,该固定板的顶面与矩形框的底面固定,在固定板的前侧面上固设限位块,在限位块右部竖直开设的条形孔中穿设有限位螺钉,该限位螺钉同时与所述滑动板的前侧面固定。本实用新型能代替工人实现自动上料,这样既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上料装置可与数控车床相配套,以便实现无人化生产,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零件 车床 自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盘类零件的车床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框(1)的方形孔中穿设滑动板(2),滑动板(2)左板面上竖直开设的燕尾槽(2a)与固定板(3)右板面上的燕尾导轨滑动配合,该固定板(3)的顶面与矩形框(1)的底面固定,在固定板(3)的前侧面上固设限位块(4),限位块(4)右部竖直开设的条形孔中穿设有限位螺钉(5),该限位螺钉同时与所述滑动板(2)的前侧面固定;在所述滑动板(2)的顶面竖直设置推拉杆(6),该推拉杆上部的小直径段从上往下依次套有弹簧(7)和限位垫圈(8),推拉杆(6)的上端穿过连接板(9)上的通孔后套有锁紧螺母(10),该连接板(9)固套在双活塞气缸(11)的上活塞杆(11a)伸出端上,双活塞气缸(11)竖直设在所述推拉杆(6)右边的矩形框(1)上;在所述滑动板(2)的右边设置上料执行机构,该上料执行机构包括提升板(12)、导向柱(13)、复位弹簧(14)、上料板(15)、螺母(16)、“V”型块(17)和压杆(18),其中提升板(12)位于所述双活塞气缸(11)的下方,且该提升板的左板面与滑动板(2)右板面固定连接,在提升板(12)的右板面上垂直于其板面设置至少两根导向柱(13),该导向柱的左部套有所述复位弹簧(14),导向柱(13)的右部穿过所述上料板(15)上部的通孔后套有螺母(16),在上料板(15)左板面的下部设有所述“V”型块(17),该“V”型块的开口朝上;所述压杆(18)为“┓”形结构,并设在双活塞气缸(11)的正下方,该压杆的水平边(18a)左端与提升板(12)的顶面相铰接,水平边(18a)的右部靠在所述上料板(15)的顶面上,且双活塞气缸(11)的下活塞杆(11b)向下移动时可按压该水平边(18a),所述压杆(18)的竖直边(18b)位于上料板(15)的右边,该竖直边(18b)下部的滚轮(19)与所述上料板(15)的右板面相接触;在所述“V”型块(17)的后侧设置上料滚道(20),该上料滚道的横截面为“U”字型,且上料滚道(20)通过连接件(39)与固定板(3)的后侧面固定连接,上料滚道(20)前端的出料口位置与所述“V”型块(17)正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6207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