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油管内电缆接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58565.4 | 申请日: | 201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静海;王子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静海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02;H01R13/52;H01R13/40;H01R13/629;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东煜 |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井下油管内电缆接头装置包括电缆座、电缆上接头。电缆座包括绝缘基座和下电缆。绝缘基座底部与电机外壳固联,绝缘基座里装设下电缆,其下端与电机输入端连接。绝缘基座内开设电缆上接头室,其下部为圆锥室,在圆锥室的圆锥面上设下接线端子,与下电缆连接。电缆上接头包括上电缆护壳。上电缆护壳包括绝缘护壳和圆柱护壳固联,绝缘护壳下端为圆锥壳体。圆柱护壳上开口固定盖板,上电缆穿出盖板中心孔。绝缘护壳的圆锥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上接线端子,与上电缆连接。上电缆护壳装设电缆上接头室内,圆锥壳体与圆锥室的圆锥面紧配合,下上下接线端子相接触。电缆绝缘采用玻璃钢和聚酯亚胺膜,增加强度和拉力,降低了成本,保护电缆,稳定性好。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油管 电缆 接头 装置 | ||
【主权项】:
                井下油管内电缆接头装置,包括电缆座、电缆上接头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电缆座包括绝缘基座(1)和下电缆(2);绝缘基座(1)底部与电机(3)外壳固定联接,在绝缘基座(1)里开设下电缆通道并装设下电缆(2),下电缆(2)的下端与电机(3)的输入端连接;绝缘基座(1)内开设电缆上接头室(4),电缆上接头室(4)下部为圆锥室(5),上部为圆柱室(6),在圆锥室(5)的圆锥面(7)上嵌设环形的下接线端子(8),下接线端子(8)与位于绝缘基座(1)内的下电缆(2)对应连接;电缆上接头包括上电缆护壳(9);上电缆护壳(9)包括绝缘护壳(10)、圆柱护壳(11)和盖板(14),绝缘护壳(10)下端为圆锥壳体(12),绝缘护壳(10)上端与圆柱护壳(11)下端固定联接;圆柱护壳(11)上开口固定盖板(14),上电缆(15)上端穿出盖板中心孔外,盖板中心孔和上电缆(15)之间装设密封胶圈;上电缆(15)下端位于上电缆护壳(9)内;所述的圆锥壳体(12)的形状与圆锥室(5)的圆锥面(7)的形状相配合;在绝缘护壳(10)的圆锥壳体(12)的外壁上嵌设有环形的上接线端子(16),上接线端子(16)与上电缆(15)对应连接;上电缆护壳(9)装设在电缆上接头室(4)内,圆锥壳体(12)与圆锥室(5)的圆锥面(7)紧配合,下接线端子(8)与上接线端子(16)对应接触;上电缆护壳(9)与电缆上接头室(4)之间形成的空间(17)内灌装绝缘重油;电机(3)外壳与油管(18)固定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静海,未经林静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5856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