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封装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51873.4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H01L2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高雪琴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单元,包含发光二极管晶粒、座体、支架结构及导热块。座体包含有第一凹孔。支架结构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分别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支架的第一端及第二支架的第一端伸入座体的第一凹孔,第一支架的第二端及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自座体外侧翻折至座体底面。导线连结发光二极管晶粒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并且,导热块设置第一凹孔内,且自第一凹孔贯穿至座体的底面。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导热块上。导热块提供发光二极管晶粒快速散热的路径,藉此提升散热效率、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封装 单元 | ||
【主权项】:
发光二极管封装单元,包含一发光二极管晶粒(10)、一座体(20)、一支架结构(30)及一导热块(50),所述座体(20)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凹孔(21),所述支架结构(30)包含一第一支架(31)及一第二支架(32),所述第一支架(31)及所述第二支架(32)分别具有一第一端(311、321)及一第二端(312、322),所述第一支架(31)的第一端(311)及所述第二支架(32)的第一端(321)伸入所述座体(20)的所述第一凹孔(21),所述第一支架(31)的第二端(312)及所述第二支架(32)的第二端(322)自所述座体(20)外侧翻折至所述座体(20)底面(24);多根导线(40)连结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10)与所述第一支架(31)、所述第二支架(3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50)设置所述第一凹孔(21)内,且自所述第一凹孔(21)贯穿至所述座体(20)的底面(24);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10)设置于所述导热块(50)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兴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5187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带式造瘘口可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拖挂式扫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