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27783.8 | 申请日: | 2011-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李向蓉;张艳君;夏四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陈龙梅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先预处理阳离子交换树脂,再检测剩余污泥中的VSS后进行树脂和超声复合处理,得到污泥样品。树脂处理是将阳离子交换树脂投加到剩余污泥中,搅拌;超声处理是于20kHz、180-300W下连续超声0.5-10min。最后将污泥样品离心,得到上清液即为液态生物絮凝剂。本发明的生物絮凝剂经测定絮凝率达到72.3%;可生物降解,使用后无二次污染;价廉,同时工艺简单,易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广泛适用于污水生物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再利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絮凝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A、对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将阳离子交换树脂置于饱和食盐溶液中浸泡10‑20h,再水洗至流出水不带黄色,然后用质量百分比为1%‑10%的NaOH溶液浸泡2‑8h后水洗至pH=6.5‑7.5,最后用质量百分比为1%‑10%的盐酸浸泡2‑8h后水洗至pH=6.5‑7.5,待用;B、剩余污泥处理先从采用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获取剩余污泥,再测量剩余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VSS)含量;C、对剩余污泥进行树脂和超声复合处理得到污泥样品将B步骤所得的剩余污泥进行先树脂处理,再超声处理;或先超声处理再树脂处理;或先树脂,再超声,最后再树脂处理;或先超声,再树脂,最后再超声处理,得到污泥样品;上述先树脂处理,再超声处理中的树脂处理是:在B步骤所得的剩余污泥中投加A步的经过处理的阳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的投加量以每克剩余污泥中挥发性固体(VSS)投加10‑120g树脂为准,然后在搅拌强度为200‑1000r/min条件下连续搅拌0.5‑8hr;超声处理是:将树脂处理所得的污泥于20kHz、180‑300W下连续超声0.5‑10min,得到污泥样品;上述先超声处理再树脂处理是:将B步骤所得剩余污泥于20kHz、180‑300W下连续超声0.5‑10min,得到污泥;然后,污泥中投加A步的经过处理的阳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的投加量以每克剩余污泥中挥发性固体(VSS)投加10‑120g树脂为准,然后在搅拌强度为200‑1000r/min条件下连续搅拌0.5‑8hr,得到污泥样品;D、液态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将C步骤得到的污泥样品在转速3000‑12000rpm、离心温度0‑6℃、离心时间10‑20min的条件下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即为液态生物絮凝剂,测定其絮凝率后将其在0~6℃下保藏,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77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