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基高温合金锻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98111.1 申请日: 2011-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2357633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董士良;吴铁明;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J5/06 分类号: B21J5/06;B21J1/06;C22F1/10
代理公司: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代理人: 翟羽;曾人泉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锻造工艺技术领域,是一种镍基高温合金锻件的制造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①镍基高温合金原材料检验,包括化学成分的复验和钢锭表面的检查;②采用锯床锯切或斩刀热斩切的方法进行下料;③对钢锭进行加热;④开坯并进行锻造变形处理;⑤末二火次的锻造和最后火次的锻造;⑥粗加工;⑦热处理;⑧力学性能测试;⑨超声波探伤;⑩产品检验;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使对镍基高温合金锻件的国产化生产制造取得成功,使我国对镍基高温合金的利用取得突破,使我们的产品能提高质量和档次,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对高质量的汽轮机阀杆阀碟、各种规格的密封环以及航空领域重要零件的需求,还能提高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搜索关键词: 高温 合金 锻件 制造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锻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原材料检验 镍基高温合金原材料检验,包括化学成分的复验和钢锭表面的检查;(2)下料 采用锯床锯切或斩刀热斩切的方法进行;(3)加热 对钢锭进行加热,其处理步骤为:①将钢锭加热至≤300℃进炉,缓速加温至800℃,时间不少于4小时;②在钢锭达到800℃时进行保温,时间不少于3.8小时;③然后进行快速升温,由800℃升温至1150℃,时间不少于3.8小时;④在钢锭达到1130~1150℃时进行保温,时间不少于3.5小时;⑤然后进行空冷;通过加热处理使钢锭达到所要求的力学性能指标;(4)开坯并进行锻造变形处理初始阶段,将钢锭或钢坯加热至奥氏体组织状态进行镦拔锻造,锻造比达到≥3.5,始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为950℃;每次的加热时间≥1小时;(5)锻造① 末二火次的锻造,采用末二火次对锻坯进行分料,对各个截面预留20~25%的变形量以保证最后火次各截面的变形量,并在1150~950℃内有足够的锻造时间;② 最后火次的锻造,将锻坯温度控制在1150℃并保证热透,采用拔长工序对锻坯各截面进行锻造,将锻坯锻至设定的锻件尺寸;在锻造杆部截面时,要轻锤击打并不断换位,避免锻坯因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而引起的温升,使锻坯保持在1030~1000℃的温度范围,以免芯部开裂;(6)粗加工按粗加工图规定的尺寸对锻坯进行车削加工;(7)热处理热处理:固溶1060℃,保温8小时,空冷;时效850℃,保温24小时,空冷;沉淀硬化700℃,保温16小时,空冷;(8)力学性能测试按粗加工图的要求割取锻件端面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恰贝冲击功、冲击功;(9)超声波探伤对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的锻件进行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按EN10308 3质量等级3的规定进行;(10)产品检验检验合格后,产品就完成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981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