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纺丝制备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材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94466.3 | 申请日: | 201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邢宏珠;苏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4H1/4234;D04H1/728;D01D1/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刘延军;李荣武 |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化学材料的制备技术,具体涉及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易挥发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加入多金属氧酸盐、高分子材料,以金属/非金属盐作为介孔纤维骨架材料,通过高压电纺丝设备制备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材料。本发明与从前的水热后合成制备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材料的方法相比较具有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操作方便,重复性好,具有通用性。无需用较贵的表面功能化修饰试剂,可以通过简单调变喷头的直径,有效控制复合介孔纤维的直径进而有效控制材料的外表面积,所制备的多酸复合介孔纤维可以为任意长度。 |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纺丝 制备 金属 氧酸盐 复合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静电纺丝制备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1).将0.2g~0.8g表面活性剂溶于10~20g的易挥发的极性有机溶剂中,搅拌1~3小时,使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充分分散;加入0.1g~0.5g多金属氧酸盐,继续搅拌1~3小时,形成均匀溶液;2).加入0.8~2g的高分子材料,继续搅拌1~7小时;3).加入作为介孔纤维骨架材料的金属/非金属盐1~2g,搅拌0.5‑10小时,在20~120℃温度区间内加热搅拌1~10小时,形成澄清胶状溶液,其粘度在700~1800mPa·s之间;4).将3~10mL步骤3所得到的溶液通过移液管加入到高压电纺丝设备的喷头管中进行高压静电纺丝过程,喷头管内径为0.65~1.30mm,电纺丝设备的阳极、阴极间工作距离为20~40cm,工作电压为20~40kv,纺丝过程结束后,在铝箔上得到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材料的纤维膜;5).将1~2g纤维膜置于真空干燥箱内于80~120℃干燥4~6小时,然后使其于25~50mL与高分子和表面活性剂相溶的烷烃或者乙醇等溶剂浸泡回流,将其萃取出来,得到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纤维,或者在空气中以450~500℃高温煅烧5~7小时后得到超长、均一的多金属氧酸盐复合介孔纤维,以上配比可以按比例放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9446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端扩展型一体化平板热管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大比表面积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