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置换型搅拌桩防渗墙的施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86946.5 申请日: 2011-09-15
公开(公告)号: CN102433887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2
发明(设计)人: 王绍德;蔡元美;黄权辉;陈志东;殷绍雷;文平华;刘祺平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
主分类号: E02D19/18 分类号: E02D19/18;E02D5/20;E02D5/46
代理公司: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 王茅
地址: 52371***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置换型搅拌桩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工程调研;2.工程的类比分析;3.施工方案研究、验算及确定;4.施工准备;5.砂桩或砂墙施工;6.搅拌桩施工;7.插钢筋;8、开挖及破桩头;9.钻芯检测;10.蓄水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砂桩置换防渗墙范围淤泥土再进行搅拌桩成墙,提高了桩身强度,增大插筋在搅拌桩体中的粘着力,使防渗墙与闸底板有效连接,避免地基土下沉将防渗墙下拉脱离底板导致形成渗漏通道。较好地解决了水闸和船闸在采用桩基础的防渗处理难题,且该技术造价相对较低。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置换 搅拌 防渗墙 施工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砂置换型搅拌桩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工程调研;2)、工程的类比分析;3)、施工方案研究、验算及确定,4)、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平整、测量放样、设备人员及材料进场;5)、在深软流塑状淤泥中进行防渗墙范围的砂置换时,必须采用砂桩进行施工,其施工方法按:整平场地→测放桩位→桩机就位→管桩沉入→灌砂→拔管及反插→机具移位的程序进行;a.对桩位进行编号,注明于布桩图上,先在场地上将防渗墙位置用石灰粉进行放线,然后用竹桩定位砂桩,按序号施工,避免漏打;b.桩机就位于防渗线的侧面,行走方向与防渗线平行,操作导架垂直防渗线。桩架就位后,调整导杆的垂直度小于1.5%,提升桩管,将桩头活页闭合;c.开动砂桩机振动锤,将钢管沉入至设计要求深度,钢管的进料口位置应根据设计的振入深度而开口,振沉至设计深度后,进料口比地面高约300‑500mm,便于斗车或翻斗车灌砂;d.用人工斗车或机动翻斗车往桩管内灌砂,直至灌满为止;为保证砂桩身的密实度,应按桩孔体积和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计算其实际灌砂量,然后按1.20‑1.40松散系数和扩孔系数估算用料量, 一次上足或分两次投料,亦可超量投砂,即增投砂量,保证桩管全部拔出地面时,仍剩余一些砂料;砂料应采用淡水中粗砂,细度模数2.8以上,含泥量小于5%;e.边振边均匀缓慢拔出桩管,直至桩管全部拔出;一般情况下,拔管速度控制在2M/min之内,每拔起0.5m停拔续振10秒,在设计桩顶以下1.0m范围进行反插;f.平行移动桩机,至下一桩施工;6)、在软塑状淤泥中进行砂置换时,除了采用砂桩进行防渗墙范围内的淤泥换砂外,还可以使用长臂挖土机边开挖坑槽边回填中粗砂进行砂墙施工;7)、搅拌桩施工包括:①工艺流程包括;防渗墙搅拌桩用湿式喷浆法施工,通常按“四搅四喷”工艺操作,工艺流程如下:场地二次平整→测量放样→桩机就位→预搅下沉及喷浆→提升喷浆搅拌→重复上、下搅拌及喷浆→形成固结桩体;②成桩施工包括;a.砂桩施工完成后,场地周围会堆积一些砂桩用剩的小砂堆,阻碍搅拌桩机的行走,必须进行场地二次整平;b.将防渗墙的中心线重新测放在现场,并在离防渗墙中心线侧1.5米~3.0米的位置多测放一条同长度等距离的平行线,将搅拌桩位用竹桩测放在该平行线上,作为搅拌桩位控制点;c.将搅拌桩机开至防渗墙中心线位置上,使桩机纵轴线与防渗 墙中心线重合,施工时沿着该中心线后退施工,在桩机底架前端搅拌轴的中心位置附近搁置一根长度2.0米~3.0米的Φ25钢管或Φ22钢筋,悬挑一垂球至侧旁平行线桩位控制竹桩上,调整机位,使垂球对正竹桩,桩机安装就位必须平整和稳固,以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在桩架上设置用于施工中观测深度和斜度的装置;d.按设计确定的掺灰量制备水泥浆,其水泥掺量为15%~20%之间;e.预搅下沉、提升喷浆搅拌和复搅均按常规搅拌桩施工工艺方法操作;因在淤泥地区进行搅拌桩施工时,淤泥容易堵塞喷嘴,所以在预搅下沉时也要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边旋转;8)、插筋包括:防渗搅拌桩采取后退的方法施工,插筋跟进成桩进度逐条人工插入钢筋,插筋采用送筋套管送到预定的深度为止;9)、开挖及破桩头包括:防渗搅拌桩施工完毕,待3‑7天后即可开挖和破桩头,两侧20cm以外的土方采取挖土机开挖,桩侧20cm以内及桩头采取人工镐挖,特别坚硬的桩头可用风镐配合人工横向破破除桩头;10)、钻芯检测包括:搅拌桩完成后通常28天后才钻芯检测,砂置换型搅拌桩可缩短至15‑20天后即可钻芯检测,由建设方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随机抽检;11)、蓄水试验:在现场选择重要的防渗部位1‑3个点进行蓄水试验,挖土机在防渗墙两侧各挖一个坑进行,按设计最大水位差蓄水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8694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