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预氧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4739.8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门海泉;侯锋辉;高峰阁;沈涛;赵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8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预氧化的方法针对温度区间的分布,预氧化过程进行了多段牵伸,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纤维结构转化。在预氧化初期,对于热塑性PAN原丝施加正牵伸以控制化学收缩,以保持大分子链对纤维轴的取向度;随着预氧化的不断进行,环化反应加剧,逐渐较少正牵伸的程度并逐步过渡到零牵伸及负牵伸。在预氧化后期,对纤维施加负牵伸,以控制并保持必要的化学收缩,使大分子主链结构对纤维轴的择优取向,有效提高预氧化纤维的取向度,并使得PAN原丝的线形分子链向耐热的梯形结构转化,从而实现氧的均匀扩散,增大纤维皮层比例,增加预氧化纤维的致密化程度,得到均质的预氧化纤维,改善预氧化纤维分子结构,有效提高碳纤维的力学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腈基原丝预 氧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丙烯腈基原丝预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1号温区进行预氧化;1号温区预氧化的温度为180℃~200℃,预氧化的时间为10min;在1号温区预氧化过程中,首先确定1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1和转速RPM1,其中1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1=预氧化有效距离/预氧化总时间,预氧化时间为60min,预氧化有效距离为18m;转速RPM1=(V1/S)×100;步骤2,在2号温区进行预氧化;2号温区进行预氧化的温度为215℃~230℃,预氧化的时间为10min;在2号温区预氧化过程中,首先确定2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2和转速RPM2,其中2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2=V1(1+R1),转速RPM2=(V2/S)×100;式中,R1为第1温区的牵伸比,R1为0‰;步骤3,在3号温区进行预氧化;3号温区进行预氧化的温度为235℃~250℃,预氧化的时间为10min;在3号温区预氧化过程中,首先确定3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3和转速RPM3,其中线速度V3=V2(1+R2),转速RPM3=(V3/S)×100,式中,R2为第2温区的牵伸比,R2为0‰~60‰;步骤4,在4号温区进行预氧化;4号温区进行预氧化的温度为245℃~260℃,预氧化的时间为10min;在4号温区预氧化过程中,首先确定4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4和转速RPM4,其中线速度V4=V3(1+R3),转速RPM4=(V4/S)×100;式中,R3为第3温区的牵伸比,R3为0‰;步骤5,在5号温区进行预氧化;5号温区进行预氧化的温度为255℃~270℃,预氧化的时间为10min;在5号温区预氧化过程中,首先确定5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5和转速RPM5,其中线速度V5=V4(1+R4),转速RPM5=(V5/S)×100,式中,R4为第4温区的牵伸比,R4为0‰;步骤6,在6号温区进行预氧化;6号温区进行预氧化的温度为270℃~290℃,预氧化的时间为10min;在6号温区预氧化过程中,首先确定6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6和RPM6,其中线速度V6=V5(1+R5),转速RPM6=(V6/S)×100;式中,R5为第5温区的牵伸比,R5为‑12.5‰~0‰,r/min;通过步骤1~6,得到预氧化纤维; 步骤7,确定7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7和转速RPM7;线速度V7=V6(1+R6),转速RPM7=(V7/S)×100,式中,R6为第1温区的牵伸比,R6为‑12.5‰~0‰;步骤8,预氧化纤维碳化;预氧化纤维通过碳化牵伸辊进入碳化炉;在预氧化纤维碳化中,预氧化纤维分别通过低温温区和高温温区,并且低温温区的碳化时间为2min,高温温区的碳化时间为1min,得到成品碳纤维;碳化牵伸辊的线速度V碳与7号牵伸辊的线速度V7相同;预氧化纤维碳化的转速RPM碳=(V碳/S)×100;所述的低温温区为750℃~850℃,所述的高温温区为1350℃~14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7473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救生舱观察窗
- 下一篇:OLED用含钼和/或铝金属膜的蚀刻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