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捷联惯导系统机上安装偏角的自动标定及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6664.9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吉翠萍;陈璞;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2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惯性导航技术,涉及捷联惯导系统在机上安装偏角的自动标定及补偿设计方法。本发明设计的捷联惯导系统机上安装偏差自动标定、补偿方法,仅需要在捷联惯导系统托架首次安装在飞机上后,做一次正常罗经对准并转导航,将捷联惯导系统输出的姿态、航向与基准姿态、航向进行比较,自动标定出捷联惯导系统托架坐标系与飞机机体系的安装偏角,并将其保存在捷联惯导系统存储单元内。通过在捷联惯导系统软件内设计安装偏角补偿算法,在捷联系统正常工作过程中,精确补偿上述安装偏角,满足飞机对捷联惯导系统姿态、航向及其它导航参数的输出显示及控制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捷联惯导 系统 安装 偏角 自动 标定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1.捷联惯导系统在机上安装偏角的自动标定及补偿方法,其特征是:1)当在飞机上重新安装捷联惯导系统托架时,对捷联惯导系统的安装偏角进行自动标定;2)在捷联系统正常工作过程中,利用系统软件精确补偿上述安装偏角;安装偏角自动标定的步骤是:(a)将捷联惯导系统托架安装在飞机上;(b)将捷联惯导系统安装在托架上;(c)将飞机调平;(d)捷联惯导系统通电,完成正常罗经对准后转导航,并记录刚转导航后惯导系统输出的姿态、航向角;(e)测量飞机纵轴与惯导托架纵轴的航向安装误差角,并记录该航向安装误差角;安装偏角自动补偿的步骤是:(a)捷联惯导系统在通电工作时,首先调取标定步骤中得到的姿态、航向安装误差角;(b)捷联惯导系统完成对准转入导航状态后,通过系统内部的补偿公式,对姿态、航向安装误差角进行补偿。其补偿计算步骤为:●计算机体坐标系到导航坐标系的转换矩阵C′C ′ = C 11 C 12 C 13 C 21 C 22 C 23 C 31 C 32 C 33 × D 11 D 12 D 13 D 21 D 22 D 23 D 31 D 32 D 33 ]]> 其中:C = C 11 C 12 C 13 C 21 C 22 C 23 C 31 C 32 C 33 ]]> 为托架坐标系到导航坐标系的转换矩阵;C11=cos(γ)·cos(ψ)+sin(γ)·sin(θ)·sin(ψ);C12=cos(θ)·sin(ψ);C13=sin(γ)·cos(ψ)-cos(γ)·sin(θ)·sin(ψ);C21=-cos(γ)·sin(ψ)+sin(γ)·sin(θ)·cos(ψ);C22=cos(θ)·cos(ψ);C23=-sin(γ)·sin(ψ)-cos(γ)·sin(θ)·cos(ψ);C31=-cosθ·sinγ;C32=sinθ;C33=cosθ·cosγ;D11=cos(δψ)·cos(δγ)+sin(δψ)·sin(δθ)·sin(δγ);D12=-sin(δψ)·cos(δγ)+cos(δψ)·sin(δθ)·sin(δγ);D13=-cos(δθ)·sin(δγ);D21=sin(δψ)·cos(δθ);D22=cos(δψ)·cos(δθ);D23=sin(δθ);D31=cos(δψ)·sin(δγ)-sin(δψ)·sin(δθ)·cos(δγ);D32=-sin(δψ)·sin(δγ)-cos(δψ)·sin(δθ)·cos(δγ);D33=cos(δθ)·cos(δγ);θ、γ、ψ分别为补偿安装偏角之前惯导系统计算的俯仰、横滚、航向角;δθ、δγ、δψ分别为惯导系统托架坐标系相对机体坐标系的俯仰、横滚、航向安装偏角;●利用C′计算补偿安装偏角之后的俯仰θ′、横滚γ′、航向角ψ′θ′=sin-1(C′32)γ′主值=tg-1(-C′31/C′33)γ′的取值由表1确定。表1 γ′确定方法
其中:E1=1.7×10-6为判定横滚角是否为0.5π或-0.5π的门限值,ψ′计算公式如下:ψ′主值=tg-1(C′12/C′22),ψ取值由表2确定表2 ψ确定方法
其中:E2=5×10-6为判定航向角是否为0.5π或1.5π的门限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6666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