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548.1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8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惠;樊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化学计量比(K0.5Na0.5(CuxNb1-2/5x)O3)配料,混料球磨,将湿料烘干,然后将烘干粉料压成柱状,在电炉子中煅烧得到铌酸钾钠基陶瓷粉体,出研碎,再球磨过目筛;将过筛后的粉料预压成直径为圆片,然后冷等静压压力下成型;将成型后的圆片烧结成瓷;然后以再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优点在于,烧结成瓷后其电学性能,尤其是机械品质因数得到较大的提高,当铜离子取代浓度一定时出现明显的双电滞回线,且居里温度任然保持在410℃以上。另外,经等静压后得到的素坯,烧结温度由背景技术的1100℃降至107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铌酸钾钠基 压电 陶瓷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分析纯NaCO3,K2CO3,Nb2O5,CuO按照化学计量比(K0.5Na0.5(CuxNb1‑2/5x)O3)的组成,称量并且配料,其中x=0‑0.3%;步骤2:将配好的料放入球磨罐中,按氧化锆球∶步骤1配好的料∶酒精为3∶1∶1的比例混料球磨,球磨时间为6~12小时;步骤3:将湿料在80℃下烘干,然后将烘干粉料压成柱状,在电炉子中750~950℃下煅烧2~6h得到铌酸钾钠基陶瓷粉体,出研碎,再球磨6~12小时,然后过60目筛;步骤4:将过筛后的粉料预压成直径为12mm,厚度为1~1.5mm的圆片,然后在200MPa的冷等静压压力下成型;步骤5:将成型后的圆片在1050~1120℃下保温2~6小时,烧结成瓷;步骤6:然后以2℃/min降至600℃后再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成型后的圆片在下保温4小时,烧结成瓷,程序降温冷却。对陶瓷表面进行处理,涂覆银电极,在550℃烧银20min。然后分析测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305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有机栽培基盘及制法
- 下一篇:节目播放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