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气-液燃料两用喷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0856.X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熊树生;吴锡江;刘震涛;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7/00 | 分类号: | F23D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控气-液燃料两用喷嘴,包括喷体、转子、中间体、壳体、绕组、衔铁、滤芯、润滑油盖和密封圈,所述的喷体包括喷体本体和喷体头部,所述的喷体头部上均布有N组喷孔;所述的转子套于喷体本体外,所述的转子包括转子端部和转子头部,所述的转子端部的外周均布有N+1块衔铁,所述的转子头部开有N个与喷孔对应的扇环槽;所述的转子和喷体为一对精密的转动配合偶件,设有专门的润滑系统;所述的中间体与壳体连接后固定于喷体肩部下方;所述的壳体的内圈上均布N个线圈绕组。本发明的电控气-液燃料两用喷嘴具有控制电路简单、控制精确、机械式结构工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各类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及气-液两用燃料的喷射。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气 燃料 两用 喷嘴 | ||
【主权项】:
一种电控气‑液燃料两用喷嘴,包括喷体(8)、转子(7)、中间体(2)、壳体(6)、绕组(4)、衔铁(5)、滤芯(1)、润滑油盖(18)和密封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体(8)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喷体端部(8a)、喷体肩部(8b)、喷体本体(8c)和喷体头部(8d);所述的喷体端部(8a)内设有凹槽,所述的滤芯(1)和润滑油盖(18)固定于凹槽内;所述的喷体肩部(8b)设有径向的润滑油孔(20),所述的喷体肩部(8b)下方设有固定凸块(21);所述的喷体本体(8c)上设有与润滑油孔(20)连接的润滑油槽(12),所述的喷体本体(8c)内沿轴线开有气道(9);所述的喷体头部(8d)均布N组喷孔(11);所述的转子(7)套于喷体本体(8c)外部,所述的转子(7)从上至下依次分为转子端部(7a)、转子肩部(7b)、转子本体(7c)和转子头部(7d);所述的转子端部(7a)外周均布固定有N+1块衔铁;所述的转子头部(7d)的形状与喷体头部(8d)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的转子头部(7d)上开有N个与喷孔(11)对应的扇环槽(10);所述的转子端部(7a)上方与所述的喷体肩部(8b)下方之间设有一涡圈弹簧(19),所述的涡圈弹簧(19)内端固定在喷体(8)的外壁上,外端固定在喷体肩部(8b)下方的固定凸块(21)上;所述的中间体(3)固定于喷体肩部(8b)下方,所述的壳体(6)连接于中间体(3)下方,壳体(6)与中间体(3)连接后形成的内腔将转子端部(7a)和转子肩部(7b)包于其中;所述的壳体(6)的内圈上均布有N个线圈绕组(4),所述的线圈绕组(4)与转子端部(7a)上的衔铁(5)保持一定间隙;所述的壳体(6)的外侧设有接线槽(15),线圈(4)的引线集中到接线槽(15)内,所述的壳体(6)的下端设有密封凹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7085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