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2781.2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庆丰;卞春花;陈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形成于所述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所述负极膜片由表面层和非表面层构成,所述表面层位于最远离集流体的一侧,所述非表面层由位于所述表面层与所述集流体之间的至少一层构成,所述表面层的层密度小于所述非表面层的层密度。层密度不同,使得各层对电解液的吸收能力和持续充电过程中由于离子扩散引起的极化带来了较大差异。层密度较小的表面层对电解液的吸收能力强,负极膜片的非表面层就浸润在表面层吸收的电解液中,在持续充电过程中有利于降低阳极表面极化的增加,从而降低表面析锂的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及其 负极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形成于所述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所述负极膜片由表面层和非表面层构成,所述表面层位于最远离集流体的一侧,所述非表面层由位于所述表面层与所述集流体之间的至少一层构成,所述表面层的层密度小于所述非表面层的层密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5278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或减少锂离子电池突然热失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