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径流重污染河涌的治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3143.8 | 申请日: | 201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楷翰;施菁兰;戴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径流重污染河涌的治理工艺,在常规河涌中拦河设置跌水坝,在跌水坝前挖容污坑,且容污坑跌水坝相连接;以水流到达跌水坝前已形成较大絮凝体为基准确定容污坑前一定距离挂浸缓释药包,并在缓释药包挂浸点和容污坑之间安装扰流板使水流发生扰动,以提高絮凝效率,从而使水体中污染物胶体,溶解磷或固体状污染物在到达跌水坝前被絮凝,絮凝体受到跌水坝阻挡后下沉到容污坑以便定点清除,上层絮凝后较清的水溢流过跌水坝前行,前行的水流使跌水坝同时提供水体增氧功能。本发明可明显提高水质,极大幅度地降低了河涌治理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流 污染 治理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小径流重污染河涌的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常规河涌中拦河设置跌水坝,在跌水坝前挖容污坑,且容污坑与跌水坝相连接;以水流到达跌水坝前已形成较大絮凝体为基准确定容污坑前一定距离挂浸缓释药包,并在缓释药包挂浸点和容污坑之间安装扰流板使水流发生扰动,以提高絮凝效率,从而使水体中污染物胶体,溶解磷或固体状污染物在到达跌水坝前被絮凝,絮凝体受到跌水坝阻挡后下沉到容污坑以便定点清除,上层絮凝后较清的水溢流过跌水坝前行,前行的水流使跌水坝同时提供水体增氧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师范学院,未经泉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2314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