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5268.6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乔如林;施军营;邵田羽;杨飙;田倩;薛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水气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A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装置,该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装置由电子显示分析控制器、垃圾离心分离器、垃圾发酵罐、连体式垃圾合成装置和固体产物返混回收装置五部分组成,安全高效地对有机垃圾进行返混进而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既可从源头上杜绝泔水的危害,又可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垃圾 发酵 处理 反应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装置,包括电子显示分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电子显示分析控制器连接的垃圾离心分离器、垃圾发酵罐、连体式垃圾合成装置和固体产物返混回收装置;其中,所述电子显示分析控制器、垃圾离心分离器、垃圾发酵罐、连体式垃圾合成装置和固体产物返混回收装置五部分相互协同工作,所述电子显示控制器用于实时监控垃圾离心分离器、垃圾发酵罐、连体式垃圾合成装置和固体产物返混回收装置的进料和出料,并按以下方式完成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处理过程:(1)所述垃圾离心分离器包括电机、输送装置、圆柱形壳体、密封盖板;其中,内置于圆柱形壳体内的有螺旋推进器、高速离心机、光滑隔热通道、一级压榨分离机、慢速输送器、二级压榨分离机和密封通道;其中,有机垃圾通过电机和输送装置被送入所述圆柱形壳体内,经过螺旋推进器将有机垃圾按照50~70千克/每分钟推入上述高速离心机,经过离心除杂后的物料通过上述光滑隔热通道加入到一级压榨分离机进行压榨分离,一级压榨分离的温度为50~65℃,持续6~9小时;然后经过慢速输送器送入二级压榨分离机,二级压榨分离机的温度为25~28℃的常温,持续3~5小时;然后通过密封通道送入所述垃圾发酵罐;(2)所述垃圾发酵罐为内腔长为26米、直径为1.2米的水平圆柱形发酵筒,所述发酵筒包括内置有长9米的厌氧处理段、长9米的好氧处理段、长5米的分离段和长3米的排渣段;其中所述厌氧处理段和好氧处理段均内置有垂直螺旋搅拌柱、温度表、湿度表和耗氧表,并在所述好氧处理段中投入混凝剂聚氯化铝10~15g/m3,在所述垂直螺旋搅拌柱的搅拌混合下形成絮丝状矾花,随水流入所述分离段,所述排渣段内置有浮渣脱水罐、吸渣软管、挡渣板、挡渣槽,其中,浮渣脱水罐内有排渣管,挡渣槽内有多孔吸渣管;(3)所述连体式垃圾分选合成装置与所述垃圾发酵罐的排渣段的出料口相连,其中,所述连体式垃圾分选合成装置依次内置有弯道管、球形垃圾接收容器,滑轮式物料输送通道,超密度材料物料合成器和物料输出通道,所述超密度材料物料半球形合成器包括进料口,弯道活性炭吸附分类器,弯道管,固定椭圆盘,磁悬浮轴承,外磁悬浮吸附器,球形回旋风力机,在所述超密度材料物料半球形合成器外设一球形回旋风力旋转机;(4)所述固体产物返混回收装置内置有床料摩擦器和流化床,其中,固态或乳化状油脂通过所述床料摩擦器被分离开,分离开后的物料随液体带出流化床并被再次分离出来,再次分离出来的物料从流化床底部送料通道排出,以备进一步混返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1)中的一级压榨分离的温度为60℃,持续7小时。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1)中的二级压榨分离机的温度为26℃的常温,持续4小时。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有机垃圾干法发酵处理反应返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2)中的并在所述好氧处理段中投入混凝剂聚氯化铝12g/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水气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水气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1526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